毒理效应

作品数:300被引量:2558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周启星林匡飞刁晓平徐小清项雅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六溴环十二烷异构体的毒理效应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转化过程研究进展被引量:5
《环境化学》2017年第12期2558-2566,共9页耿金瑶 王莹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459000)资助~~
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是一种溴化阻燃添加剂,在建筑、纺织、电子生产等工业中被广泛应用,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对人体健康也存在危害,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工业级的HBCD主要由(±)-...
关键词:六溴环十二烷 毒理效应 转化 代谢 生物体 
重金属对鱼类早期发育的生态毒理效应被引量:7
《水产学报》2016年第8期1272-1288,共17页黄伟 曹亮 窦硕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6112;4140616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5CB453302);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5043;20140500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3D060004)~~
鱼类早期生活阶段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即使低浓度的污染物暴露也可能对其胚胎发育、仔鱼生长存活造成损害,导致种群数量和质量的降低。研究污染物对鱼类早期生活阶段的毒理效应和机制是揭示污染物对生物种群和水生生态系统潜在风险的有...
关键词:仔鱼 胚胎 重金属 毒理 
水华蓝藻细胞提取物对实验鼠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1年第5期443-448,共6页秦文弟 杨柳燕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8CB418102)
蓝藻暴发引发的水华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和健康危害,蓝藻水华污染因其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而受到关注。蓝藻产生的藻毒素具有潜在致癌作用,与多种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升高相关,其毒理学效应及其健康危害性更是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热...
关键词:蓝藻细胞提取物 实验鼠 毒理效应 健康风险 
不同浓度下四种除草剂对福寿螺和坑螺的生态毒理效应被引量:12
《生态学报》2011年第19期5720-5727,共8页赵兰 骆世明 黎华寿 贺鸿志 陈桂葵 秦俊豪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100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0413)
以化学除草剂应用为前提的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是近年来推广的节本栽培新技术。为更好地评价除草剂的环境风险,为防治除草剂的负效应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室内静水模拟实验研究了4种免耕稻田除草剂丁草胺、苄嘧磺隆、丁苄混剂和氯酸钾的3...
关键词:除草剂 生态毒理 淡水螺 福寿螺 坑螺 
纳米毒理学研究中材料性质的表征及意义被引量:1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第9期831-833,共3页葛翠翠 李炜 李玉锋 陈春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7504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705603)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纳米材料的毒理学效应,已有的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毒理效应与其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因此,在开展毒理研究中有必要对纳米材料的重要性质参数进行合理表征。纳米毒理学研究中对研究材料进...
关键词:纳米毒理学 纳米材料 理化性质 表征 毒理学效应 毒理效应 生产供应 细胞实验 
重金属污染胁迫对双壳贝类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7
《海洋科学》2009年第10期112-118,共7页王晓宇 杨红生 王清 
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40821004);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7CB407305);国家农业部公益性计划资助项目(nyhyzx07-047);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0805069)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 生态毒理效应 双壳贝类 污染胁迫 海域环境污染 海洋环境污染 沿海城市 工农业生产 
林丹和呋喃丹对赤子爱胜蚓存活、生长和繁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生态毒理学报》2009年第1期101-107,共7页史雅娟 吕永龙 王昕 张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601089);科技部“973”课题(No.2007CB4073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No.KZCX1-YW-06-05-02);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No.05L196)
采用人工土培养法,通过急性和亚急性暴露实验,研究了林丹和呋喃丹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存活、生长和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林丹对蚯蚓14d LC50为162.09mg·kg-1,属低等毒性;呋喃丹对蚯蚓14d LC50为3.11mg·kg-1,属中等毒...
关键词:土壤动物 生态毒理效应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风险评估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理效应被引量:30
《生态毒理学报》2008年第2期105-113,共9页王江雪 李炜 刘颖 劳芳 陈春英 樊瑜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大项目(No.10490180);科技部973资助项目(No.2006CB705603)
伴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纳米材料被开发和生产出来,逐步进入到周围环境及生命体中,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和生态毒理学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纳米二氧化钛(TiO2)因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特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热稳定性...
关键词:纳米材料 纳米二氧化钛 环境健康 生态毒理 活性氧 
四溴双酚-A的代谢转化与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6
《生态学杂志》2008年第2期263-268,共6页李亚宁 周启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4CB418503);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资助项目
四溴双酚-A(TBBPA)是全球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溴化阻燃剂,主要应用于印刷线路板及ABS、HIPS等多种材料的阻燃。随着它的大量使用,引起了大气、水体、沉积物和土壤等环境介质及相关生态系统的严重污染。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对...
关键词:四溴双酚-A 降解性能 代谢转化 生态毒理效应 
PFOS/PFOA环境污染行为与毒性效应及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54
《环境科学》2007年第10期2153-2162,共10页周启星 胡献刚 
教育部长江学者资助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22572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4CB418503)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和全氟辛酸(PFOA)是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近年来发现在环境系统中日益广泛分布,并在生物体内蓄积或发生致毒效应.本文首先从PFOS/PFOA在环境中的污染及其水平、在野生动物体内的暴露、对人体的...
关键词:PFOS PFOA 环境污染 暴露水平 生态毒理效应 污染生态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