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解释

作品数:547被引量:1524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军平罗书平徐岱赵秉志李希慧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法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的时间效力
《河北法学》2024年第9期189-200,共12页陈佩彤 
根据解释情形的不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法律解释可分为解释型、创设型、综合型三种类型。立法解释的不同类型对应了不同的时间效力规则。立法解释的生效时间取决于其解释情形,解释型法律解释应从法律生效之日起生效,创设型法律解释...
关键词:法律解释 立法解释 时间效力 生效时间 溯及力 
地方立法解释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人大建设》2023年第9期55-57,共3页张锦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地方性法规是中...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立法解释 地方性法规 立改废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协同性 时效性 适用法律 
立法解释制度功能的历史演进与新时代转型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23年第3期102-116,共15页马洪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制度的功能研究”(18CFX013)。
通过综合分析立法解释制度功能的规范历程与实践变迁可以发现,其历史演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补充法律规定功能的确立、废止与长存。规范上的废止源自于学界关于法律解释有别于立法的理论批判,实践中的长存植根于哲学诠释学关于解...
关键词:立法解释制度 补充法律规定 统一法律适用 合宪性解释 
中华法系立法文义解释方法与规则论析——从法律答问到唐律疏议的立法文义解释方法与技术被引量:7
《东方法学》2022年第6期19-32,共14页魏治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制约监督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0ZDA1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华法系历经二千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形成了独特的法律文化和精湛的法律解释技法,其中立法文义解释在官方法律解释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从对文义解释的不同运用方式看,可以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操作机制:对于重要法律用语一般是直接在疏...
关键词:中华法系 立法解释 文义解释 法律答问 唐律疏议 解释规则 
党内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间程序衔接规制探讨被引量:8
《河南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63-72,共10页王译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20ZDA056);2020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YBQ095);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C1781)。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为处置不同程度的违纪违法对象,界分党纪违反、职务违法与职务犯罪的判断标尺。在实然程序运行之过程中,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间程序衔接客观存在裁量空间,不仅导致处置效果呈现"入罪"或"出罪"倾向,更可有碍实体公正之...
关键词:监督执纪 监察法规 法律保留 程序法定 立法解释 
法律解释:让法律从"纸面"走向生活
《新华月报》2021年第5期83-84,共2页林珊珊 
我国的法律解释制度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在我国,相较于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的实践更为丰富、发挥的作用更大。司法解释主要是指最高司法机关依据法律的规定所享有的、对于在司法工作中就具体适用法律问题所做的一般性、规范性的解释。...
关键词:最高司法机关 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 法律解释制度 一般性规范 法律效力 发挥的作用 适用法律 
北雁云依案之方法论评析——兼释《民法典》第1015条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35-43,共9页曹磊 段磊 
2019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类案检索的困境与突破”(项目批准号:19SFB2004)的阶段性成果;山东政法学院企业重整与风险防控学术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北雁云依案因法律对公民姓名权行使的限度规定不明,产生了相互对立的裁判观点。姓名权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对姓氏选择权相关法律适用问题的解释已超越司法权限范围,审理法院将相关事项层报至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请示,继而由最高人民法院报...
关键词:北雁云依 法律漏洞 法律解释 司法解释 立法解释 
论《民法总则》背景下见义勇为者的注意义务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21-123,共3页韩洪称 
通过文义解释和历史解释后发现,我国《民法总则》第184条完全免除了见义勇为者的注意义务。此种过分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做法不仅造成了体系上的矛盾,还忽略了对受助者的保护。虽然《民法总则》第184条存在上述不足,但这却是立法者故意为之...
关键词:见义勇为 法律解释 立法解释 
“或裁或审”协议的界定与效力——以法律解释学为方法被引量:1
《法律方法》2019年第3期270-284,共15页戴曙 
法律虽规定,当事人约定争议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协议无效。但司法实践和理论中,对何为"或裁或审"协议以及在"或裁或审"协议效力的认定上却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和做法。面对当事人各式各样的约定以及不同的...
关键词:或裁或审 意思自治 文义解释 体系解释 立法解释 
浅析事实婚姻相关法律制度
《法制博览》2019年第26期226-226,228,共2页徐通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家庭如社会的细胞,婚姻像是时代的镜子,婚姻家庭的幸福实际上是一个时代与社会进步的真实写照。而随着近些年来,事实婚姻的普遍发展,出现了许多棘手的法律问题,尤其是对其效力的承认问题更为重要,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关键词:事实婚姻 婚姻关系 立法解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