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裁或审

作品数:48被引量: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长军李庆陈金红杨玲姜熙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制与社会》《特区经济》《时代法学》《中国工运》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级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对称仲裁条款探析
《大陆桥视野》2024年第3期80-83,共4页毛京芳 
由于我国没有针对不对称仲裁条款的成文法规定,依据现行仲裁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各级各地法院对不对称仲裁条款的理解和效力存在分歧。但是,不对称仲裁条款在国际商事交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正确辨析不对称仲裁条款和“或裁或审”条款以...
关键词:不对称仲裁条款 或裁或审 意思自治 
非对称性仲裁条款的法律效力认定
《江淮法治》2022年第16期58-60,共3页黄思瑞 
非对称性仲裁条款因其争议解决方式的灵活性,被商事主体广泛运用。为保护商业利益、降低交易风险,各国商事仲裁实践越来越趋向于肯定非对称性仲裁条款的效力。“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已承认其有效性。为顺应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非对称 仲裁条款 或裁或审 平等原则 
我国建立新产业工人欠薪长效治理机制思考与建议
《新西部》2022年第4期58-61,共4页钟和俏 何欣欣 罗晓丹 周培灿 
2021年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学术基金立项项目资助(项目编号:xsjj202115zsa01)。
企业欠薪、拖欠工人工资是国家致力解决的一大社会顽疾。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此十分重视并采取了有力措施,但工人欠薪事件依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为我国政府尚未建立治理欠薪的长效治理机制,例如行政手段效果短暂、司法救济途径成...
关键词:或裁或审 仲裁前置 工人工资 警示系统 长效机制 欠薪 长效治理机制 用工行为 
非对称仲裁条款在中国的效力认定被引量:2
《北京仲裁》2021年第3期101-118,共18页覃曦菡 
非对称仲裁条款仅仅允许一方当事人从诉讼或仲裁中选择其一作为争议解决方式,而另外一方只能服从安排。目前,中国尚未对此有专门规定,司法实践中的意见也并不一致。笔者在对其概念、类型、特征、性质以及背后的价值考量进行梳理之后,通...
关键词:非对称 仲裁条款效力 意思自治原则 平等原则 “或裁或审”制度 
浅析“或裁或审”条款的性质与效力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年第5期133-139,共7页翟仲 
"或裁或审"条款是指当事人约定既可以起诉,又可以向指定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的条款。判断"或裁或审"条款的关键在于仲裁协议和管辖协议之间是实质上的并列关系。约定仲裁在先,协议管辖在后的"先裁后审"条款不是"或裁或审"条款。司法实践中...
关键词:仲裁协议 或裁或审 管辖协议 意思自治原则 
我国“或裁或审”条款的反思与突破--兼评《仲裁法司法解释》第7条被引量:2
《时代法学》2020年第1期35-44,共10页杜涛 张炳南 
由于没有明确的立法规定,“或裁或审”条款的性质与类型在认定上十分模糊,因此各级人民法院经常在该问题上产生混乱。例如,“或裁或审”条款与“一裁终局”条款相混淆,多份协议与单一协议中的“或裁或审”条款相模糊,以及对《最高人民...
关键词:仲裁协议 或裁或审 一裁终局 平行诉讼 
论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其重构被引量:4
《河北企业》2020年第1期137-138,共2页熊诗瑶 
我国目前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实行劳动仲裁前置程序,该程序的立法初衷是为了高效及时地解决劳资纠纷、对劳动者权益实行双重保护、有效分流案件。但随着司法实践和用工关系的日益变化,该程序显露出违背仲裁自愿原则、冗长低效等诸多弊...
关键词:劳动争议 仲裁前置 或裁或审 
“或裁或审”协议的界定与效力——以法律解释学为方法被引量:1
《法律方法》2019年第3期270-284,共15页戴曙 
法律虽规定,当事人约定争议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协议无效。但司法实践和理论中,对何为"或裁或审"协议以及在"或裁或审"协议效力的认定上却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和做法。面对当事人各式各样的约定以及不同的...
关键词:或裁或审 意思自治 文义解释 体系解释 立法解释 
还需为农民工维权打开更多“方便之门”
《现代阅读》2019年第9期31-31,共1页苗勇 
据媒体报道,最近不少地区创新性地推出了诸如劳动者“线上维权二维码”、农民工讨薪程序简化为“或裁或审”等措施,为农民工维权打开了更多的“方便之门”。
关键词:农民工维权 媒体报道 地区创新 或裁或审 二维码 劳动者 
我国体育纠纷解决“或裁或审”制度研究被引量:8
《体育学刊》2019年第3期58-64,共7页姜熙 王家宏 谭小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案例研究与裁判要旨通纂”(1986-2016)(18BTY07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体育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法律研究”(16ZDA225)
中国体育法治建设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起包括调解、仲裁、诉讼在内的多元体育纠纷解决体系。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比较、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法》第三十三条没有落实所造成的当前我国体育纠纷解决困境进行分析,重点对我国体...
关键词:体育法 体育纠纷 体育仲裁 体育法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