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

作品数:2727被引量:3070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细珠耿云志迟云飞韩大元李振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中的变与不变:焦虑中的“清末新政”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年第23期72-76,共5页何芸 
"清末新政"是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五册第二单元第9课,本课包含"变法上谕的颁布""预备立宪""皇族内阁"三个子目,是晚清历史中极其重要的一幕,同时在近代化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受到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视,有关教学佳作层出不穷。而且近年来...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师 高中历史 高考命题 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 晚清史 晚清历史 近代化转型 
换个角度看历史——“辛亥革命”学习中的疑问探究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年第2期39-41,共3页黄一飞 
从初中历史到高中历史,学得越多,疑问也就越多,有时会感觉迷茫。在好奇心的带领下,自己就去阅读一些历史书籍,千方百计地想把一个个谜团给解开。这或许就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一个核心环节——探究性学习。我是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这个环节,...
关键词:北洋军阀 辛亥革命 袁世凯 预备立宪 临时参议院 革命党人 孙中山 南北议和 人教版 
遮羞的变法——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的教学反思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年第8X期4-8,共5页曹卫东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这一内容在当今史学界经历着由冷而热的过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这一内容虽在分布上支离破碎,但涉及内容相当完备,在北京及全国高考中也被给予了相当的关注。本文就'遮羞变法'的出台、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的过程、结果...
关键词:清末新政 戊戌变法 预备立宪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反思 
清末预备立宪缘起探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20期27-28,共2页于洋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内容,本节课以中国近代西方民主政体体制的传播借鉴和传统封建政治体制的改造融合为主线,为我们的自主探究学习理清了历史的经纬度。学习过程中,笔者对以慈禧为...
关键词:预备立宪 清政府 五大臣 立宪派 日俄战争 清末新政 
历史理解的关键在于质疑释疑——以人民版教科书“辛亥革命”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8X期14-16,共3页高建峰 
理解是历史认知的核心所在。历史认知是现实之主体对历史之客体的认知,是人们根据预先确定的目的、按照既定的价值取向,运用史事遗留下的各种客观信息,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实践去反映与表现历史发展客观运动过程的活动。中学历史教...
关键词:预备立宪 五色旗 参议院 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孙中山 袁世凯 辛亥革命 
关于“辛亥革命”的再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11X期58-58,共1页韦艺强 
通过历史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达到一个怎样的层次呢?认识现有知识并运用,主要是为了考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则是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学界对"辛亥革命"多有争议,尤其在于它的成与败,众说纷纭。其实各人角度不同,观点便会因人而异。...
关键词:学习能力 农民家庭 革命派 预备立宪 临时约法 维新变法 民主政体 太平天国运动 近代中国 土地制度 
比较法在历史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6X期63-63,共1页冯国明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中教师在进行历史德育教学中使用"比较法",这种方法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科技以及制度方面的理解,无疑大幅度提升了学生们的能动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人生以及世界观。一、资本主义与社会制度对比,端正道路方向如今...
关键词:高中历史 社会主义道路 高中教师 历史教育 必然规律 对比法 历史人物 是非观念 太平天国运动 立宪 
“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6X期25-27,共3页徐凤霞 
教学思路分析岳麓版必修Ⅰ第四单元共六课内容,前五课主要讲述中国近代遭受外族侵略,一步步踏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史、中国人在痛苦巨变中争取民族独立、民主富强而不断抗争探索的历史。追求民族独立,实现中国近代化,是近代中...
关键词:中国近代化 中国政治 岳麓 历史思维 中华民国约法 辛亥革命时期 预备立宪 半殖民地半封建 历史事件 
清末新政:中国近代的激流与回环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12期12-14,共3页陈海峰 
迫于时势,遭遇庚子事变的晚清政府开始亦步亦趋地启动清末新政,与短短几年前血腥镇压戊戌变法相比,确有讽刺或“遮羞”的意味,故这场“庚子新政”或“庚子后新政”亦被戏称为“遮羞变法”。清末新政,包括预备立宪在内的十年革新,...
关键词:中国近代化 清末新政 回环 政治体制改革 晚清政府 庚子事变 预备立宪 革新 
德意志帝国宪法:富有特色的立宪议会制度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年第9期26-30,共5页沈辰成 
1871年1月18日,普法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德意志帝国在凡尔赛宫镜厅宣告成立。关于这一德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丁建弘教授在《德国通史》中提到一个微妙的历史细节: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代表团赶到凡尔赛,请求授予威廉一世“德意...
关键词:德意志帝国 议会制度 宪法 立宪 德国历史 威廉一世 普法战争 凡尔赛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