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成分

作品数:424被引量:2288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吴皓包海鹰丁安伟李遇伯王兴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草乌与生半夏、法半夏配伍的急性毒性及其毒性成分分析被引量:6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9年第2期210-215,共6页翟兴英 金晨 张凌 冯育林 徐国良 杨世林 李冰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505302);江西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15jzzdxk013);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5BS007)
目的探索草乌与生半夏、法半夏配伍反与不反及其化学实质。方法采用Bliss法分别计算草乌提取液、草乌与生半夏合煎液、草乌与法半夏合煎液的LD50;利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两合煎液的成分,通过主成分分...
关键词:草乌 生半夏 法半夏 中药配伍 十八反 急性毒性 毒性成分 
草乌与(生、法)半夏配伍3个毒性成分毒代动力学变化研究被引量: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8年第4期139-144,共6页翟兴英 徐国良 张凌 李冰涛 冯育林 欧阳辉 杨世林 金晨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505302);江西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15jzzdxk013);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5BS007)
目的:探讨草乌与(生、法)半夏配伍毒代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草乌醇提组、草乌与法半夏醇提组、草乌与生半夏醇提组、草乌水提组、草乌与法半夏水提组、草乌与生半夏水提组,分别单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
关键词:草乌 半夏 毒性成分 毒代动力学 
不同采收时间对艾叶挥发油及其挥发性主成分与毒性成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3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年第3期410-419,共10页张元 康利平 詹志来 南铁贵 李颖 周爱香 郭兰萍 
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554506):"基于临床的灸法作用机理研究"子课题--灸材的作用特点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分析不同采集时间对艾叶挥发油含量和主要成分及毒性成分变化的影响。方法:以湖北蕲春2014年种植的艾叶为对象,选择端午节前后的1个月左右(5月8日,5月13日,5月20日,5月27日,6月3日,6月9日,6月16...
关键词:艾叶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成分 毒性成分 
离子色谱法测定苍耳子中毒性成分羧基苍术苷和苍术苷含量被引量:9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年第4期61-64,共4页刘鹏 刘玉红 刘云华 黄志芳 陈燕 易进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9CB522804);四川省科技厅基本科研业务专项(A-2014N-5)
目的:建立反相离子对色谱测定苍耳子中2种苍术苷毒性成分的新方法,解决现有分析方法时间长、专属性不强的问题。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0μm),流动相乙腈-0.15%磷酸二氢钠溶液(含0.12%四丁基氢氧...
关键词:苍耳子 反相离子对色谱 羧基苍术苷 苍术苷 毒性成分 
SPE-HPLC法检测苍耳子复方制剂中苍术苷的含量被引量:5
《药物分析杂志》2015年第12期2138-2142,共5页刘鹏 刘玉红 刘云华 黄志芳 陈燕 易进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522804);四川省科技厅基本科研业务专项(A-2014N-5)
目的:建立苍耳子复方制剂中毒性成分苍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方法自制苍术苷对照品;复方样品经大孔树脂柱和固相萃取小柱前处理,再应用离子对色谱测定苍术苷的含量。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 mm...
关键词:苍耳子 毒性成分 苍术苷 对照品 标准物质 离子对色谱法 
甘遂与甘草合用对甘遂毒性成分甘遂萜酯A、甘遂萜酯B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年第1期136-140,共5页景欣悦 彭蕴茹 王新敏 段金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No2011CB505300;2011CB505303);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自然科学基金(12XZR17);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13KJB360006)
目的研究甘遂与甘草合用对甘遂中毒性成分甘遂萜酯A(Kansuinine A,KA)和甘遂萜酯B(Kansuinine B,KB)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对照组、甘草组、甘遂与甘草合用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处理10 d后,制备肝微粒体。将甘遂的毒性成分KA、KB与各组...
关键词:甘遂萜酯A 甘遂萜酯B CYP2C19 酶抑制剂 甘草酸 甘草次酸 
HPLC测定草乌与瓜蒌配伍前后6种毒性成分量的变化被引量:12
《中草药》2014年第6期786-790,共5页张凌 柳芳林 刘长安 翟兴英 廖清花 杨世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资助(2011CB505302)
目的研究草乌Aconiti Kusnezoffi Radix与瓜蒌Trichosanthis Fructus按照13个不同比例配伍后,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成分量的变化。方法草乌与瓜蒌的干燥粉末,混匀,分别用10倍...
关键词:草乌 配伍 瓜蒌 毒性成分 HPLC 双酯型生物碱 单酯型生物碱 苯甲酰新乌头碱 苯甲酰乌头原碱 苯甲 酰次乌头原碱 中乌头碱 乌头碱 次乌头碱 
中药毒理学的构建与内涵被引量:13
《中药与临床》2013年第1期1-3,6,共4页彭成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0BAE00406;国家973计划2012CB723502
中药毒理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和现代毒理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和技术体系,属于新兴交叉学科,涉及中药学、中医学、毒理学、生态学、环境保护等学科领域,是沟通中西医、联系中西药、跨越医学和药学、衔接基础...
关键词:毒理学研究 中药毒性 中药药理学 毒理研究 有毒中药 中医药学术 毒性成分 新兴交叉学科 桥梁学科 医疗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