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音变读

作品数:7被引量:3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如龙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音》《汉字文化》《语言研究》《语文建设》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论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被引量:30
《语言研究》1999年第1期102-113,共12页李如龙 
本文通过各汉语方言的语音根变的比较,归纳了方音变异的四种类型,分析了变异的趋向和过程。讨论变异和整合的关系,指出共时的整合和历时的整合是对种种变异的调整和认定。文中还分析了方音演变的内因——音素间的矛盾和外因——音义...
关键词:官话方言 连音变读 方言语音 语音演变 东南方言 连读变调 文白异读 汉语方言 变异 福州话 
博大、精深、求实、风趣——读《俞敏语言学论文集》
《语文建设》1992年第9期31-34,共4页邹晓丽 
俞敏先生继1984年由日本光生馆出版《中国语文学论文选》(以下简称《论文选》)之后,又于1989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俞敏语言学论文集》(以下简称《论文集》)。
关键词:语言学论文集 俞敏 论文选 语言研究 比较语言学 中国语文 连音变读 汉藏 语文建设 主要论文 
汉字读音教学中的两个问题——异读和误读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89-93,63,共6页张拱贵 
一个汉字有两个读音,表示两个意思,叫“异读字”。比如“这箱子太重了”的“重”念zhóng,“书买重了”的“重”念chóng。就汉字说,一字两读;就语言说,重zhóng和重chóng代表两个不同的词,无所谓异读。代表两个不同的词(或语素)是根本...
关键词:异读字 词义引申 语素文字 连音变读 《新华字典》 后起字 文白异读 文言音 同形字 现代汉语词典 
“尃古”与“薄姑”释音
《汉字文化》1990年第3期45-46,共2页刘云凯 
薄姑,是殷周时代的一个著名东方古国名。它是商的与国,周成王即位时,因随同武庚和东方夷族反抗周朝,被周公所灭,后作为吕尚的封地。薄姑其地一般认为在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北。 “薄姑”一名最早见于西周金文,但字作“尃古”。与传统文献...
关键词:薄姑 西周金文 铜器铭文 殷周 周公 东方古国 吕尚 武庚 蒲姑 连音变读 
简评卡塞的《连接的言语:句法与音系学的相互作用》
《当代语言学》1988年第2期82-,97,共2页AnneCutler 肖弋正 
语言学界就语言研究的范围进行公开的辩论,常常是重要的。例如:19世纪的语文学家感到有必要说明,孤立地研究语音,并不穷尽语言可能有的性质,但是研究语词的语音特点,却可以大大丰宫语音研究的内容。20世纪中叶有些语言学家又感到提出以...
关键词:音系学 言语现象 语言研究 连接 句法条件 连音变读 理论内涵 语言学家 语音特点 语言理论 
不分开词会给读者添麻烦
《语文建设》1984年第2期9-11,共3页俞敏 
一上来我先声明一句: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没把词分开。我可不是想给读者添麻烦。我是没法子:我就是辛辛苦苦分开了,排字工人师傅也一定自动给我“纠正”成不分的——目前社会上还没流行把词分开印的习惯。正好像好些主张用拼音字的同志...
关键词:拼音字 连音变读 五明 光世音 加词 人说 成分词 罗什 开词 经论 
佛教词语小议
《法音》1983年第3期14-16,共3页俞敏 
本刊1983年第1期登了李明权先生一篇《从语言学看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材料丰富,着眼点新颖,实在不愧为成功的尝试。不过文章里某些论点和处理手法有些值得深入讨论的地方,我认为也可以稍微签注一些意见,所以才动手写这篇小议。空谷...
关键词:连音变读 共时 五明 圣教 处理手法 现量 第八识 因明学 六离合释法式 有财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