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周

作品数:548被引量:1145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武振玉王长丰成云雷王建军吴劲松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安徽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然·政治·道德:《尚书·洪范》王道政治的三重维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5-24,共10页龚建平 郭禹宏 
《尚书·洪范》是周初政治思想的纲领性文献,系统性地从自然、政治与道德三个维度阐释了君主以“中道”践行王道政治的政治理念:自然维度强调遵循自然规律与体悟天命启示的辩证统一;政治维度涉及具体治道的落实,主张建构系统性治理结构...
关键词:《尚书·洪范》 王道政治 中道 殷周之变 
“伯高之丧”与殷周师丧之礼发微
《教育学报》2024年第6期194-205,共12页何丹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高校特色死亡教育课程建设研究”(18YB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过对《礼记》《孔子家语》所载“伯高之丧”的分析,可知其中的孔子哭丧之说属于殷礼。殷周两代的师丧之礼,在仪式方面,既有告丧弟子和弟子哭丧、吊丧、会葬的共同之处,又有哭丧于“寝”和“庙门外”的不同;在地位方面,既皆以师丧重于...
关键词:师丧 殷礼 周礼 孔子 尊师 
不朽与人伦:从殷周鬼神观的转变看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基础
《广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209-220,共12页李松涛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当代阐释”(项目号23CSH001)的阶段性成果。
鬼神观念在商周之际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该转变奠定了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基础。殷人认为鬼神是一种有意识且能降祸福的存在,殷商社会中弥散着恐怖、祈福的氛围。经过孔子等儒家思想家的改造,鬼神成为人对生死本质、魂魄关系的一种认识,鬼...
关键词:殷周 不朽 人伦 鬼神 社会心态 
从“诸侯大亚”看西周央地关系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3期79-80,共2页赵庆淼 
殷周时期的各项政治制度中,最能代表中央与地方关系者,当首推内外服制。内服与外服,主要以地域作为划分依据,设立殊异的职官系统进行管理,从而形成内置王官与外建诸侯的二元格局。无论政治上的设官分职之异,抑或地理空间上的内外之别,...
关键词:中央与地方关系 地缘因素 央地关系 二元格局 地理空间 划分依据 殷周时期 交互作用 
殷周易代之际天人思想嬗变进路
《学理论》2024年第3期41-44,共4页李巍 
2021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礼乐文化与西周青铜铭文叙事研究”(21ZWE431);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GJB1423523)阶段性成果。
殷周易代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一场思想革命,其中天人关系的转变是一大关键。殷周易代之际神明信仰经历了信奉上帝神——亵渎上帝神、推尊祖先神——“帝”与“天”权能格位的上升等断崖式裂变。从不尊帝命、天命不移到帝命不违、天...
关键词:天人思想 殷周之际 嬗变进路 
论中华文明创新性的历史演进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傅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哲学研究”(项目编号:2023YZD037);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历史发展和内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3&ZD011)阶段性成果。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其重要表现为中华民族是善于自我变革的民族,中华民族具有革故鼎新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三次伟大变革:第一为殷周之变,第二次为周秦之变,第三次为近现代之变。殷周之变是古老中原文化与关中文化...
关键词:中华文明 创新性 殷周之变 周秦之变 变革思想 
三星堆等你来
《少年时代(中高年级)》2024年第1期1-2,共2页雷雨 
四川简称“川”,又称“蜀”。蜀国曾是中国西南部四川盆地西部的一个古老的国家,曾参加过武王伐之战,“蜀”这个名字多次出现在殷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中,其象形文字的形态像一个上有大眼晴,下有蜷曲身体的虫子。
关键词:蜀国 四川盆地西部 甲骨文 象形文字 三星堆 殷周时期 金文 
説清華八《虞夏殷周之治》中的"䢜而不來"
《汉语史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277-281,共5页張飛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殷墟甲骨文與戰國文字結構性質的比較研究"(項目編號:16AYY011);教育部、國家語委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與應用專項重大項目"戰國文字譜系疏證"(項目編號:YWZ-J013)的階段性成果。
清華八《虞夏殷周之治》中"海外之諸侯通而不來"的"䢜",或釋作"歸",或讀作"饋"或"餽",均有未安.本文認爲"䢜"應讀爲"懷",訓爲"受安撫".簡文"海外之諸侯懷而不來"意爲海外的諸侯卽使受到安撫也不來.
关键词:清華八 《虞夏殷周之治》  
《越在外服:殷商西周时期的邦伯研究》评介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3年第6期84-85,共2页谢乃和 
作为广泛存在于早期中国时期的一种政治单位及其组织者,邦及邦伯是形塑中华文明的一类重要力量。从今天的考古发现来看,邦的初期产生大约集中在考古学上所说的龙山时代,其后逐渐分化出中心邦与次级邦,其间通过复杂的服属关系形成了夏商...
关键词:邦伯 西周时期 甲骨刻辞 殷商 夏商周时期 中华文明 考古学 殷周时期 
清华简《畏天用身》中的天人思想被引量:7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3年第5期67-72,共6页石小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清华简数术类文献整理与研究”(22VJXG053)“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G1401)的资助。
清华简《畏天用身》共17支简,简长44.4厘米,宽0.6厘米,首尾完整,无缺简,简背有刻划痕迹,无序号,无篇题。简文内容完整,围绕天人关系展开论述,是一篇重要的先秦思想文献,对于研究先秦时期的天人思想具有重要价值。简文开首曰:“畏天智(...
关键词:清华简 大盂鼎 天人思想 西周早期 《殷周金文集成》 先秦思想 天人关系 简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