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轧棒材

作品数:29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周家林李艳平崔耀辉张小勇王田更多>>
相关机构: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科技大学唐钢第二钢轧厂华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甘肃冶金》《福建冶金》《河北冶金》《特钢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DC53钢连轧棒材退火工艺研究
《特钢技术》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张璨 谢珍勇 唐佳丽 任金桥 邓建英 
为了满足DC53材料对加工硬度的特殊需求(硬度≤220 HB),对冷作模具钢DC53热轧材进行了不同退火工艺的试验。结果表明DC53的退火硬度与球化退火的工艺有很大关系,球化退火加热温度850℃、等温温度750℃为最佳退火工艺。在生产中应用该最...
关键词:DC53 热轧材 等温退火 硬度均匀性 
H13钢连轧棒材退火工艺研究
《特钢技术》2018年第4期25-28,共4页张璨 
某用户反映长城特钢生产的H13热作模具钢■16~110mm热轧材在交货状态下硬度水平200HB~229HB,虽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235HB),但锯切有一定困难。为了满足该用户对加工硬度的特殊需求(硬度≤200HB),对热作模具钢热轧材H13进行了不同退...
关键词:H13 热轧材 等温退火 硬度均匀性 
固溶时效对Ti-811合金连轧棒材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金属热处理》2017年第7期92-94,共3页王田 李笑 陶海林 何书林 孙虎代 
研究了910℃×1 h,AC+580℃×8 h,AC、1010℃×1 h,AC+580℃×8 h,AC和1010℃×1 h,WQ+580℃×8 h,AC 3种不同固溶时效处理制度对Ti-811合金连轧棒材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时效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初...
关键词:Ti-811合金 固溶时效处理 连轧棒材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国内连轧棒材的生产设备与技术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17年第3期234-234,共1页姜少华 
连轧棒材的生产设备与技术对生产质量有直接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下面主要分析了相关设备的特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世界先进的连轧棒材生产加工技术和设备,为以后的引进奠定基础,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连轧棒材 生产设备 加工技术 
连轧棒材齐头机设计
《特钢技术》2015年第3期48-49,66,共3页曹远刚 
设计一种承重平车装置、气动驱动系统,通过冲击成捆棒材端部达到一端齐平,解决成捆棒材端部参差不齐的现象;校核验算冲击速度、承载能力等,达到产品标识规定的要求。
关键词:平车 气动系统 冲击速度 
连轧棒材倍尺飞剪的自动化控制研究
《机电一体化》2014年第1期103-104,共2页孟刚 赵吉锟 刘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种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我们将主要介绍与连轧棒材倍尺飞剪的自动化控制相关的知识。
关键词:连轧棒材 倍尺飞剪 自动化控制 
连轧棒材倍尺控制系统的应用
《福建冶金》2011年第5期33-36,共4页张志勇 
本文介绍了倍尺剪的基本控制原理和维护的相关经验以及倍尺剪的控制新思路
关键词:倍尺剪 剪切精度 速度修正 剪前跳变 
关于连轧棒材1Cr13低倍缺陷的研究
《特钢技术》2011年第2期23-26,共4页边锋 王治国 
通过低倍酸洗、金相检验、化学成分分析以及电子探针等项目的检验,研究分析了连轧棒材1Cr13经低倍酸洗后表面出现众多不规则"裂纹"的原因,最终得出结论为连轧棒材1Cr13在低倍酸洗试样上看似裂纹的现象,其实并非真正的裂纹,而是铁素体偏...
关键词:铁素体 夹杂物 偏析带 
热连轧圆钢成品孔型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8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371-375,共5页张小勇 陈果 周家林 
根据ф16 mm圆钢的轧制规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的LS-DYNA大变形弹塑性显式分析动力学模块,对终轧机架在分别采用双半径圆弧和切线扩张角两种成品孔型条件下的热连轧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了同一轧件在不同孔型中的金属...
关键词:连轧棒材 成品孔型 ANSYS/LS-DYNA 有限元模拟 应力应变 
连轧棒材的生产设备与技术探讨
《涟钢科技与管理》2010年第3期56-58,共3页邱世杰 
1前言自90年代初,我国钢铁工业大规模的扩建,从各大中型轧钢企业率先淘汰旧的横列式、复二重、棋盘式布置轧机,到许多乡镇、私企、外商合资形式的连轧棒材项目,形成了目前棒材连轧生产线70多条,产能3500万吨以上的规模。
关键词:连轧棒材 生产设备 棒材连轧生产线 技术 钢铁工业 轧钢企业 横列式 复二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