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口号

作品数:183被引量:12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乐平赵歌东田刚廖久明张武军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个口号论争中的鲁迅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年第4期111-114,共4页钱泓鲲 
1935年秋至1936年秋上海左翼文学界发生的“两个口号”论争,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鲁迅研究中,都占据重要地位。有关“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与“国防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不仅是文学思想层面上的理论斗争,而且掺杂了复杂的政治背...
关键词:鲁迅 两个口号论争 鲁迅思想 左翼文学 
东北作家群与“两个口号”论争关系考论
《文学评论》2024年第1期150-158,共9页冯芽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流动视阅下的东北作家群研究”(23CZW0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的崛起与“两个口号”的提出、论争密切相关。“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征用了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实践作为其在创作上的基础和根据,而东北作家在创作中对阶级与民族叙事的辩证,也...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 左翼文学 “两个口号”论争 
重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形态及其思想价值--以《中国的一日》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91-97,155,共8页蒋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五四运动百年记忆史整理与研究”(18ZSA201)阶段性成果。
《中国的一日》处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中心任务由阶级革命向民族革命转型的历史进程之中,它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展史的内在构成部分。对《中国的一日》外部的物质环境、内在的美学形态以及创作主体构成等一系列因素的考察清晰表明,它...
关键词:“两个口号” 《中国的一日》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印刷资本主义 新文学 
左翼报刊与“两个口号”论争的发生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66-76,共11页陈红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红色文艺与百年中国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25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左翼文学的想象与叙述(1927-1949)”(项目批准号:17YJA751006)的阶段性成果。
1935年秋至1936年秋发生的“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两个口号”论争,在某种意义上是报纸副刊和文艺期刊推动的结果。这场论争以报纸副刊《时事新报·每周文学》和《文学界》《光明》杂志为核心,几乎席卷了当时所有...
关键词:左翼报刊 “两个口号”论争 《时事新报·每周文学》 《文学界》 《光明》 
萧军的《樱花》和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与“国防文学”的不同范本
《上海鲁迅研究》2022年第2期113-124,共12页李春林 
一关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与“国防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早已尘埃落定。最终的结论就是可以“共存”,不但口号产生的当时如此,就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学术界重提两个口号论争,最后的结论亦是“共存”。然而“共存”并不等于无差...
关键词:国防文学 两个口号的论争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周扬 两个口号论争 尘埃落定 舒群 转折关头 
论“东北作家”之左翼建构的复杂性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5期92-101,共10页康馨 
“东北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出现,是以左翼文艺界在1936年“九一八”五周年推出的作品集为历史契机的,传达了以“国防文学”为口号的革命文艺转向信号。但这个群体的出现并非“国防文学”单纯建构的结果,而是因其“土地与人”的草根关怀...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 左翼文学 国防文学 两个口号论争 
中共特派员制度与“两个口号”论争的若干问题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5期30-41,共12页郭帅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项目“1930年代中共白区工作经验与左翼文学运动关系研究”(2018BS36);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19ZDA274)阶段性成果。
冯雪峰在“两个口号”论争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冯雪峰是中共中央在特殊条件下派出的执行重大而秘密任务的高级特派员。在当时情境下,“特派员”的工作属性、工作原则、工作范围、工作纪律,决定了冯雪峰对上海左翼文艺界的管理方式,...
关键词:鲁迅 冯雪峰 特派员 “两个口号” 
论“东北作家”之左翼建构的复杂性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1期191-206,共16页康馨 
"东北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出现,是以左翼文艺界在1936年"九一八"五周年推出的作品集为历史契机的,传达了以"国防文学"为口号的革命文艺转向信号。但这个群体的出现并非"国防文学"单纯建构的结果,而是因其"土地与人"的草根关怀和对"东北"...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 左翼文学 国防文学 两个口号论争 
中共特派员制度与“两个口号”论争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
《鲁迅研究月刊》2022年第1期72-84,共13页郭帅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项目“1930年代中共白区工作经验与左翼文学运动关系研究”(2018BS36);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19ZDA274)阶段性成果。
冯雪峰在"两个口号"论争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冯雪峰是中共中央在特殊条件下派出的执行重大而秘密任务的高级特派员。在当时情境下,"特派员"的工作属性、工作原则、工作范围、工作纪律,决定了冯雪峰对上海左翼文艺界的管理方式,也在...
关键词:鲁迅 冯雪峰 特派员 “两个口号” 
鲁迅与郭沫若关系的再梳考——以《质文》为中心被引量:2
《鲁迅研究月刊》2021年第10期62-70,共9页张勇 
鲁迅与郭沫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位举足轻重的作家,对他们两者之间的研究多集于对"两个人的比较研究"和"文学创作的比较研究"(1)中,但对于"联系与关系的研究"却相对薄弱些。近年来,廖久明先生刊发了《"两个口号"论争中的鲁迅与郭沫...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 质文 两个口号 郭沫若 文学创作 茅盾 鲁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