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免一补

作品数:630被引量:19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沈有禄王小龙陈鹏王冬妮常宝宁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海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2023年安排1560亿元,比上年增加115亿元 中央财政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青海教育》2023年第5期3-3,共1页张欣 
记者日前从财政部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适应新时代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需要,中央财政进一步优化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23年安排1560亿元,比上年增加115亿元,支持地方落实好“两免一补...
关键词:义务教育学校 公用经费 两免一补 中央财政 五育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适应新时代 城乡统一 
湟源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零交费
《青海教育》2012年第5期12-12,共1页
春季开学,湟源县义务教育阶段的14507名学生上学不交纳任何费用,实现零交费上学。 湟源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强卫书记一封信精神,把免除学生学习费用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今...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 湟源县 学生 交费 “两免一补”政策 九年义务教育 学习费用 免费教育 
组织有效教学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青海教育》2011年第4期50-50,共1页铁益农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普九”水平的不断巩固提高,尤其是随着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农村中心学校就读学生急剧增加,每班学生数平均达到70人左右。大班额情况的出现,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挑战。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活动 “两免一补”政策 组织 布局结构调整 农村中心学校 义务教育 “普九” 
对门源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青海教育》2007年第11期10-11,共2页他加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与振兴。随着国家对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在校学生的不断增加,门源县民族教育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克服困难,迎接挑...
关键词:教育事业发展 门源县 “十一五”期间 义务教育经费 “两免一补” 民族教育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西宁市东关大街小学
《青海教育》2007年第7期F0004-F0004,共1页向东 
西宁市东关大街小学始建于1746年,距今已有261年的历史,是西宁地区建校历史最悠久的完全小学之一。学校占地面积3128m^2,建筑面积4700m^2,现有专任教师36人;教学班12个,学生734名,其中回族学生582人,占学生总数的88.9%。多年...
关键词:西宁市 小学 回族学生 “两免一补” 进城务工人员 建校历史 西宁地区 占地面积 
“两免一补”将覆盖青海城乡牧区
《青海教育》2005年第7期1-1,共1页
关键词:牧区 贫困家庭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 城乡 覆盖 中西部农村 低保家庭 青海省 就学 子女 
至2007年所有贫困中小学生享受两免一补
《青海教育》2005年第3期56-56,共1页
我国将分年度对贫困学生免除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确保到2007年以前,使所有家庭经济贫困的中小学生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课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
关键词:杂费 中小学生 课本费 寄宿生 生活费 贫困学生 家庭经济 享受 补助 政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