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记

作品数:853被引量:37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平霍俊明万新华张清华曾昭聪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博物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县城叙事”的精神原点:张楚小说《云落图》读记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3期88-95,共8页卢桢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63233117)研究成果。
熟悉张楚,源自他笔下的一座座冀东小城。它们都在唐山腹地,有时候叫桃源,有时候叫云落。镇子不大,离城很近,离乡也不远,应该有一条河流过。镇上的人大多行色匆匆,各自沉溺于奔波无功的命运。有些人狂躁不安,有些人沉默木讷,却都有着需...
关键词:狂躁不安 张楚 精神原点 城乡流动 县城 
生命的镜像抑或命运的迷宫——艾伟《镜中》读记
《当代作家评论》2023年第2期58-66,共9页张清华 
正是终有一死的人体,那脆弱易毁、受苦受难、心醉神迷、贫穷困苦、相互依存、满怀欲望、悲天悯人的人体,提供了所有道德思考的基础。——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1))一、熟悉而又陌生的艾伟翻开《镜中》开篇,我即意识到,或许艾伟...
关键词:深不见底 《理论之后》 艾伟 《镜中》 悲天悯人 道德思考 受苦受难 悲剧处境 
变与不变中的苏童——苏童长篇小说跟读记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5期78-81,共4页李雪 
一九八七年“先锋年”过去之后,先锋作家一直在谋求自己的变化。苏童是先锋作家中最不极端、小说最具有可读性的一位,也是具有危机意识、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创作的作家。不过,苏童的调整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微调。他立足于香椿树街,...
关键词:长篇小说 苏童 变与不变 先锋作家 写作策略 危机意识 香椿树街 人物谱系 
千秋神会,异代知音——王充闾《逍遥游——庄子传》读记
《当代作家评论》2014年第2期55-60,共6页古耜 
《齐物论》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文章里,庄子让瞿鹊子和长梧子这两个寓言人物,就如何进入齐物和齐论之境,展开对话式讨论。其中更多代表了庄子本人观点的长梧子,在讲述了一番生死齐一,梦醒两在的“吊诡”之论后,禁不住留下...
关键词:庄子 逍遥游 王充闾 《齐物论》 神会 知音 代表作 对话式 
学术研究如何获得“社会良知”的直接发言权——《中国乡土小说的世纪转型研究》读记
《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6期162-168,共7页何平 
二○一三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乡村重建与新世纪乡村文学新变"(项目编号:13BZW130);二○一○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农村题材文学创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编号:10YJA751023)阶段成果
一、如果从一九九二年初版的《中国乡土小说史论》算起,到《中国乡土小说的世纪转型研究》,丁帆教授的“乡土小说”研究已经二十余年了。这中间,他于二00七年修订出版了《中国乡土小说史》,二00一年和二0一三年先后出版和再版了《...
关键词:《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 转型研究 社会良知 学术研究 发言权 二十世纪初 小说史 出版 
“顶严肃的问题是怎么开自己的花”——郭枫诗歌读记
《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2期86-92,共7页何平 
1.如果就从一九五六年创办《新地文学》月刊算起,在台湾,郭枫文学出道甚早。
关键词:郭枫 诗歌 文学 
让小说回到起点——凡一平小说读记
《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3期131-136,共6页汪政 
凡一平的创作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已近三十年了,在这三十年中,凡一平的文学面貌不断变化。在写作本文之前,我浏览了批评界对他的一些研究,它们一方面来自批评家们对凡一平创作特点的归纳,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凡一平的创作,特别...
关键词:凡一平 小说 创作特点 八十年代 二十世纪 三十年 批评家 文学 
“伤痕”如何被重述?--里程《穿旗袍的姨妈》读记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6期112-119,共8页何平 
关键词:旗袍 伤痕 里程 女儿 
《务虚笔记》读记被引量:9
《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3期10-17,共8页周政保 
《务虚笔记》读记周政保作为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是史铁生创作史上的第一部,也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第一部理由很简单,即我们还没有读到过·类·似·于《务虚笔记》这样的长篇小说(或“笔记”):无论是叙述方式,还是渗融或洒落在其...
关键词:《务虚笔记》 “历史” 小说家 爱情故事 史铁生 悖论 欲望 长篇小说 叙述方式 人的存在 
战争不是“游戏”——《穿越死亡》读记
《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4期99-104,共6页周政保 
一部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要抵达完美的境界是很难的。完美只是一种理想,不完美则是很正常的状态。特别是因为艺术尺度及价值观的差异,完美或不完美的判断也不尽相同,甚至会出现径庭之别。就小说批评而言,重要的还不在于小说本身:倘一...
关键词:战争小说 “游戏” 小说批评 军人 长篇小说 人的灵魂 英雄主义 恐惧心理 当代中国 军旅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