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

作品数:8654被引量:3151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伯陶周先慎王立马瑞芳尚继武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神话与现实之间:《聊斋志异》龙形象探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17-20,共4页龚子妮 
湖北师范大学2024年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神话与现实之间:《聊斋志异》龙形象研究”(2024Y115)。
蒲松龄一生潦倒,受困于场屋,创作出了《聊斋志异》这部经典作品,其中涉及到不少龙的故事,龙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聊斋志异》中的龙形象,在一些神话传说或纪实文字中往往展现出神秘的兽性,这根植于历史悠久的民族想象;而在一些与人产生...
关键词:《聊斋志异》 龙形象 神话与现实 
论《聊斋俚曲》中的女性形象及蒲松龄的女性观——从《聊斋志异》说起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79-86,190,共9页沈媛媛 刘晓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明清俗曲古谱辑释与机器辅助译疏”(项目编号:23AD008);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北平《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文献整理研究”(项目编号:22BWYJ05)。
从《聊斋志异》到民间俚曲创作,蒲松龄笔下女性形象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从“被欣赏与知己”的位置,转向了家庭场域中的“实用”教化位置,这缘于蒲松龄晚年文艺创作思维的转型,以及俚曲欣赏对象的变化。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深入解读,可...
关键词:聊斋俚曲 女性形象 女性观 
“罗生门”的语言迷宫和“聊斋志异”的鬼魅世界--谈小说的视角与人称:有神有人
《当代文坛》2025年第2期14-22,共9页张生 
小说的视角与叙事人称密不可分,二者的结合决定了小说叙事的视角宽窄和深浅甚至文体的特点。第一人称叙事多使用限知视角,叙事者所知等同于人物,现代小说及日记体及书信体小说多采用这种视角。第三人称叙事多使用全知视角,叙事者所知多...
关键词:叙事视角 人称 全知叙事 限知叙事 
试论《聊斋志异》的爱情主题及其思想内涵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5年第2期228-231,共4页曹晓洋 时曙晖 
爱情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话题,而《聊斋志异》中的神鬼妖狐也不免于俗,其中有知己之恋的颂歌,也有痴情女子遭遇负心汉的悲剧,更有缠绵悱恻的缱绻浪漫故事。本文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基本载体,选取小说中典型性的作品解...
关键词:爱情主题 《聊斋志异》 知己之恋 蒲松龄 
瑞芳教授向蒲松龄纪念馆捐赠英文版《聊斋志异》
《蒲松龄研究》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我刊学术顾问、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马瑞芳教授向蒲松龄纪念馆捐赠Herbert A.Giles译注《聊斋志异》,1936年第四版修订版。
关键词:《聊斋志异》 学术顾问 蒲松龄 马瑞芳 纪念馆 博士生导师 捐赠 英文版 
《聊斋志异》中狐女形象的审美底蕴与现实价值研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5年第3期46-48,共3页邹昊楠 
蒲松龄通过塑造鲜明狐女形象典型,真正实现了狐女形象在文学作品里化人形和人性化的有机结合。《聊斋志异》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对于狐这一祥瑞神兽形象的神性创造,而且颠覆了以往夸大狐成精作怪游荡人间作祟的粗略描写,反之...
关键词:聊斋志异 蒲松龄 狐女形象 现实价值 
《聊斋表文草》手稿叙录补正——兼及蒲松龄纪念馆藏其他三部手稿
《蒲松龄研究》2025年第1期128-137,共10页隋汝娜 
蒲松龄纪念馆藏有蒲松龄的四部手稿,由于知名度不如《聊斋志异》、诗词等其他手稿,故学界对其关注和研究相对较少。1981年,骆伟、徐瑛在《广东图书馆学刊》第4期上发表了《谈谈现存聊斋手稿种种》一文,文章系统简明地梳理了蒲松龄现存...
关键词:《聊斋表文草》 蒲松龄手稿 叙录 “抄前人诗、赋、文” “抄《庄子·秋水》篇” 《拟表》九篇 
盛伟学术生平
《蒲松龄研究》2025年第1期160-160,共1页景晓璇 
盛伟(1940-2025),山东青岛人,汉族。蒲松龄纪念馆研究馆员,聊斋学研究专家,曾任蒲松龄研究所所长,淄博市古典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管子学刊》特聘兼职编辑,河北大学客座教授等职,在诸多学术领域研究成果丰硕。1965年8月毕业于山...
关键词:古典文学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 研究馆员 铁路职工 山东青岛 聊斋学 大学客座教授 山东师范学院 
陈季同对《聊斋志异》的法译改写及中国形象重塑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赵效雨 
清末外交官陈季同1889年出版的《中国故事》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聊斋志异》法译节选本。该译本一改往日陈季同倡导的忠实翻译原则,通过改译、删减、归化等策略对原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改。对此,基于勒菲弗尔的翻译改写理论,从当时法国...
关键词:陈季同 《聊斋志异》 翻译改写 中国形象 
梦回聊斋:蒲松龄故居的文化印记
《党员干部之友》2025年第3期34-35,共2页孙大勇 
在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隐匿着一处令人心生向往的圣地——蒲松龄故居。这座古朴的四合院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步入院中,一股淡雅的书香扑鼻而来,青砖灰瓦,花草繁茂,绿树成荫,曲径通幽,仿佛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在诉说着古...
关键词:蒲松龄故居 蒲家庄 梦回 重点保护单位 一朵花 曲径通幽 洪山镇 聊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