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文森

作品数:113被引量:30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徐盛桓吕公礼王雅刚章辉叶斌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读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天下”到“世界”:重审列文森命题
《读书》2024年第11期20-28,共9页卢华 
随着《列文森文集》(五卷本)的陆续翻译出版,这位“莫扎特式的史学家”及其提出的系列命题或许能够再次激活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的部分热点话题。正如文集编者所言,相比于列文森的很多具体判断,他提出的一系列命题和重要问题—如何调...
关键词:翻译出版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列文森 断裂性 现代命运 民族主义 热点话题 文集编者 
今天我们如何阅读列文森?
《读书》2023年第7期12-21,共10页叶文心 欧立德 董玥 黄乐嫣 齐慕实 
列文森的著作自从出版以来,汉学界学者们的反应不一,有很多赞誉,亦不乏质疑的声音。列文森所着眼的,在空间上是横向的衔接,在时间上是纵向的断裂与延续的交错。他把天下、国家、认同、疏离、忠诚等议题一方面看成近代中国知识人的经历,...
关键词:文明转型 汉学界 列文森 承载者 质疑 
从内部看历史和回到列文森被引量:4
《读书》2020年第2期24-32,共9页王东杰 
史家犹如侦探,总在事后来到现场。他对结局了然于胸,知晓当事人未知的许多线索,却也容易因此混入私见,用外来、后出的准则解说历史本身的发生、发展。为了防止这种后见之蔽,日本专研中国近世思想史的大家沟口雄三力倡研究者要"赤手空拳...
关键词:沟口雄三 中国近代史研究 清朝中叶 了然于胸 列文森 三大原则 明末清初 
超越汉学:列文森为何关注中国被引量:6
《读书》2019年第12期12-19,共8页季剑青 
也许所有英年早逝的天才都免不了被误解的命运。生前他们的杰作已经备受争议,死后更只能任人评说。然而,若一部作品在作者去世后仍不断地激发争论和思考,而不是被盖棺论定、安然进入学术史或思想史,也未尝不是一件令人感到安慰的事:这...
关键词:列文森 创造力 英年早逝 学术史 思想史 
《读书》二○一○年总目
《读书》2010年第12期162-167,共6页
关键词:同与异 《读书》 总目 杜威美学 除魅 列文森 
列文森与我的研究模式被引量:4
《读书》2010年第5期82-87,共6页高居翰 杨多 
列文森(Joseph Levenson,1920-1969)可谓是他那一代史家中的翘楚,且极具争议性。或是因为他悲剧性地戛然而止的生命,他的著述不多,但这些作品却激起大量的思考与争论,并对很多治中国史的学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也是其中一员。
关键词:列文森 争议性 悲剧性 中国史 学者 
地方主义与世界主义被引量:2
《读书》2009年第1期45-54,共10页何恬 
由于已有中译本问世,美国汉学家列文森的博士论文《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的心灵》(一九五三)和代表性三部曲——《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一九五八、一九六四、一九六五)已为中国学界所熟知。列文森书中“历史与价值”的解释模式更曾...
关键词:世界主义 地方主义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解释模式 列文森 近代中国 博士论文 中国学 
六译圣人赞被引量:3
《读书》2000年第11期45-53,共9页刘小枫 
关键词:六经皆史 哲人 孔经哲学发微 微言大义 孔子哲学 经学史 圣人 施特劳斯 形而上学家 古文家 列文森 廖平 
书林浏览
《读书》2000年第7期114-116,共3页
关键词:《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美国 列文森 中国文化 书评 
规范认识的超越被引量:5
《读书》1994年第3期49-55,共7页马敏 
今日之美国汉学界,费正清、列文森们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了。传统的汉学研究重镇如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而外,一批新的中国研究中心正在迅速崛起。其中,位于西海岸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中心尤其...
关键词:汉学研究 中国研究中心 汉学界 列文森 普林斯 中国近代史研究 中国近代社会 发展潜力 中国近代思想史 黄宗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