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高致

作品数:451被引量:27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万发刘伟张白露刘伟李科林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书画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从高到远:宋元山水画空间表现的嬗变被引量:2
《中国书画》2019年第10期4-9,共6页李永强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宋元绘画之变及其品评标准的转捩》(编号:17BF116)的部分成果
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有云:“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1]这是一个总结性的阐释,“三远”既是山水画观察方式,又是构图方式,体现出了山水画的不同空间表现及其艺术境界...
关键词:平远 三远 《林泉高致》 山水画 郭熙 观察方式 构图方式 发展趋势 
繁花、婴戏与骷髅:寻觅宋画中的端午扇被引量:14
《中国书画》2018年第5期8-21,共14页黄小峰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看画之法: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须远而观之,方见得一障山川之形势气象。若士女人物,小小之笔,即掌中几上,一展便见,一览便尽。此看画之法也。团扇正是"掌中"所看的画。对于什么东西适合画在扇子...
关键词:端午 寻觅 骷髅 《林泉高致》 鉴赏家 团扇 宋代 郭熙 
诗画结合的中国画
《中国书画》2017年第6期114-114,共1页杜雨霞 
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这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画与诗的结合,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是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增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
关键词:画史 题画诗 老杜 说诗 艺术感染力 李公麟 淡墨 综合性艺术 女史箴图 林泉高致 
20世纪山水画点景图像之变
《中国书画》2017年第3期29-30,共2页李一冉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清代蒋骥在《读画纪文》中云:“村舍、亭观、人物、桥梁为一篇之眉目。”可见,点景在传统山水画的意...
关键词:传统山水画 20世纪 图像 《林泉高致》 审美文化 情感表达 意境营造 情感符号 
庄禅气质 简约主义——王东声绘画观感
《中国书画》2006年第11期86-87,共2页梁培先 
我和东声兄可谓神交已久了。他当初在北京给杂志做编辑,我则经常写稿子,彼此之间自然少不了电话往来。电话里的东声总是神闲气定、语调迟缓简捷,从不寒喧枝蔓些什么,说清楚了事情就挂断,非常老练也非常到位。而我是一个喜欢在电话里神...
关键词:林泉高致 王东 庄禅 
王东声辑评
《中国书画》2006年第11期88-91,共4页
东声本来是绘画专业,且由油画而更涉笔中国书画,有着广阔的视野。此外,他还有很多评论,以及不少短小风趣的随感或杂文、散论,可以令人发噱,甚至他(在一文集中)自撰的"年谱",亦颇有特色,也可付之会心的一笑。他的本色还有许多水墨画和书...
关键词:王东 纸本 书法作品 款识 墨块 绘画专业 林泉高致 游心 水墨画 
程十髪作品拍卖记录
《中国书画》2005年第3期85-85,共1页
关键词:中国嘉德 北京荣宝 拍卖日期 五牛图 中贸圣佳 镜心 心轴 朵云轩 林泉高致 橘颂 
宋徽宗《听琴图》解读被引量:5
《中国书画》2003年第12期67-71,共5页丁羲元 
古画并非那般好读。也如古诗一样,屈子《天问》不必说,即使唐宋人诗,干载之下,仍有许多未窥之隐秘。岁月流迁,多少诗情画意都被时间尘封住。杜工部诗'爱画人骨髓',至今看古画,仍有若干仅看其皮毛。而入于骨髓,或如董其昌言又'谈何容易'...
关键词:听琴图 画中 林泉高致 黄公望 郭熙 人骨髓 杜工部 《天问》 屈子 教主道君皇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