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戊糖

作品数:8被引量:5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陈婷张兴群李正军吴杰邓爱华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东华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食品与药品》《内科理论与实践》《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蚕学通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清燥救肺汤对肺癌磷酸戊糖能量代谢途径的关键酶G6PD活性及其调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年第4期59-63,共5页陈江涛 余功 谢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60729);江西省卫计委中医药课题项目(2017A232)。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对肺癌磷酸戊糖能量代谢途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活性及其调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50只雄性C57BL6J小鼠,通过随机分组,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清燥救肺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右腋下注射Lewi...
关键词:清燥救肺汤 磷酸戊糖 调控因子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小鼠活性氧 
肿瘤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被引量:39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8年第2期111-116,共6页石汉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309200)
肿瘤的生物学本质是什么?是遗传性疾病还是代谢性疾病?这个问题是决定肿瘤治疗方向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历史上有过反复。研究发现人类有1,000种肿瘤相关基因,其中癌基因大约250种,抑癌基因约700种,其中绝大多数在细胞代谢中发...
关键词:肿瘤 有氧糖酵解 谷氨酰胺分解 一碳代谢 磷酸戊糖通路 脂肪酸从头合成 
海栖热袍菌磷酸戊糖变位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1
《食品与药品》2017年第4期229-234,共6页梅旭旭 陈婷 孙芳芳 张兴群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资助(2014ZX09J14103-09C-003)
目的从嗜热微生物海栖热袍菌中克隆磷酸戊糖变位酶基因,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方法以海栖热袍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编码磷酸戊糖变位酶蛋白基因(ppm),连接到具有T7强启动子的p ET-32a质粒中,构建重组工程菌E.coli...
关键词:海栖热袍菌 磷酸戊糖变位酶 重组大肠杆菌 发酵优化 
基于抗氧化酶和磷酸戊糖的克雷伯氏杆菌重金属抗性机理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年第2期635-640,共6页王小瑜 朴永哲 安家彦 赵玉清 崔玉波 黄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C13010204)
为了探索克雷伯氏杆菌的重金属抗性机理,提取Ag+、Pb2+和Cr3+胁迫后克雷伯氏杆菌的胞内蛋白,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分离、解析、鉴定特异性蛋白质斑点。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离子胁迫后克雷伯氏杆菌的蛋白质斑点在数量和表达量上有...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克雷伯氏杆菌 重金属 蛋白质组 过氧化氢酶 磷酸戊糖途径 
脂联素球状结构域对3T3-L1脂肪细胞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表达的影响
《内科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1期38-41,共4页王彦 廉如 陈思思 高婷婷 吴彬 陈显久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090321104)
目的:通过探讨脂联素球状结构域(gAd)对3T3-L1脂肪细胞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gAd促进脂肪细胞摄取的葡萄糖是否经磷酸戊糖途径代谢。方法:用gAd干预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干预结束后测定细胞残液的葡萄糖浓度,并以...
关键词:脂联素球状结构域 3T3-L1脂肪细胞 关键酶 磷酸戊糖途径 
涝渍逆境对玉米根系磷酸戊糖途径的影响被引量:5
《江苏农业学报》1992年第4期43-45,共3页刘晓忠 汪宗立 高煜珠 
试验得到农业部08-02-03;江苏省科委基金资助
涝渍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磷酸戊糖途径占总呼吸的百分率增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升高;次生根的增幅大于初生根。耐涝品种与不耐涝品种相比根内磷酸戊糖途径的增强没有明显差异,但玉米与水稻相比,上述增值与二者的耐涝性一致。
关键词:玉米 涝渍 磷酸戊糖 
牛胚胎中磷酸戊糖和恩伯顿—迈耶霍夫代谢途径的活力测定
《国外畜牧科技》1992年第2期12-13,共2页M.H.Javed 刘万臣 
本实验对8-细胞到孵化囊胚各阶段的牛胚胎的磷酸戊糖代谢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和恩伯顿-迈耶霍夫代谢途径(Embden-Meyerhof Pathway,EMP)的活力进行了定量测定。在屠宰场收集经FSH超排母牛的子宫角或输卵管,冲洗得不同...
关键词: 胚胎 磷酸戊糖 活力 测定 代谢 
家蚕非滞育卵的多元醇蓄积
《蚕学通讯》1989年第3期23-27,共5页古泽寿治 清水喜一 矢野竹男 姚思章 
蚕蚕非滞育卵用25℃连续保护或者在产卵24小时后用15℃、5℃及1℃保护,研究了在这些温度下给予多元醇量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5℃和15℃保护的糖元(GLY)减少,山梨醇(S)、甘油(G)的蓄积量却甚微,平均每克卵约10—20μmles(微克分子,下...
关键词:滞育卵 供试蚕品种 元量 多元醇代谢 胚胎发育 多化性 磷酸戊糖循环 磷酸果糖激酶 种卵 成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