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辨治

作品数:100被引量:35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徐荣谦董筠洪日陈红风周学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支气管哮喘并焦虑抑郁情绪临证辨治
《中医临床研究》2024年第29期130-135,共6页余欢 帅云飞 戴孟庭 林莜岚 班斌斌 胡宇翔 赵欣宇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课题项目(2023CX97);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23BKS001);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计划项目(20200289);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J4478)。
哮喘病名最早见于《丹溪心法》,为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咳嗽、哮鸣、气喘为主症。该病病势缠绵、病程反复,多给患者带来强烈的机体不适感,可引起焦虑、抑郁等情绪,并且随着原发疾病进展,临床表现复杂,严重影响疾病预后及痊愈周期。西...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焦虑抑郁情绪 郁证 形神同调 宣肺达和汤 
“因-证-病”视野下疫与伤寒临证辨治异同探微被引量:1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6期2615-2618,共4页范丽妃 鲁玉辉 
疫与伤寒是中医学疾病史上的两个重要命题,二者互相渗透,相互融合。文章基于“因-证-病”视野下探寻疫与伤寒的疾病原型在形成与发生发展上的脉络轨迹,审因之异同明邪传规律,辨证之异同论病机由出,察病之异同立治法治则,进而掌握疾病辨...
关键词:因-证-病  伤寒 异同 临床运用 
基于《瘟疫论》理论从“湿疫咳”角度探析新冠病毒感染临证辨治被引量:2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3年第2期50-53,156,共5页方芳 吴国水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20ZB271)
目的以新冠病毒感染为例,基于《瘟疫论》理论,从“湿疫咳”角度探讨新冠病毒感染病因病机及中医诊治策略。方法钻研经典,结合临证经验,分析湿浊、疫疠毒邪伏膜原与新冠病毒感染的关系。结果以湿浊为特性的疫疠毒邪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湿浊 疫疠毒邪 膜原 祛湿辟秽 
慢性胃炎临证辨治撮要被引量:1
《中医学报》2022年第3期453-455,共3页张智民 杨学峰 
慢性胃炎病理特点多为寒热虚实,壅遏中焦,脾土失运的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证。治法不越温清消补,实则消之,必用和降;虚则补之,谨防壅滞;寒则温之,勿忘调补;热则清之,必兼疏通。治疗不可偏颇,不宜寒凝,不宜燥热,不宜滋腻,不宜克伐。必须抓...
关键词:慢性胃炎 中医 辨证 治疗 
温疫学派综合临证辨治模式探讨被引量:4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第8期4623-4626,共4页郭玉琴 鲁玉辉 
传统温疫学派学术思想驳杂而有失系统化。文章通过挖掘吴又可、戴天章、刘松峰、杨栗山、余师愚等温疫大家临证对辨症、证、病、舌、体质、病因论治的应用,从辨症论治急治标、辨证论治重病位、辨病论治鉴寒温、辨舌论治知应下、辨体论...
关键词:温疫学派 综合应用 辨治模式 温疫 症-证-病-舌-体-因 
高体三教授辨治胸痹之阐微被引量:2
《中医研究》2018年第5期35-37,共3页张积思 高达 孟亚斌 雷团结 高天旭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I10B01-055);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7ZY2025)
高体三教授为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奠基人,出身于中医世家,熟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从医60余载,业精于勤,博览众方,创立了"水暖土和木达"学术思...
关键词:高体三 中医师 胸痹 临证辨治 经验 
唐靖一临证辨治冠心病被引量: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249-251,共3页王宇 周忠焱 唐靖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603549);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GWIV-28);上海市卫计委科研基金项目(20154Y0052)
唐靖一教授认为,冠心病的治疗当以气虚血瘀立论,主张以补气活血为主,补气之中又注重补益阳气,补阳之中对风药的应用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风药不仅可以祛病邪,调气血,通心脉,还可以升发阳气,启肾阳,调达肾阳,引肾阳上济心阳。且借风...
关键词:冠心病 胸痹心痛 气虚血瘀 风药 唐靖一 
嗜睡症的临证辨治被引量:5
《中医学报》2017年第10期1918-1920,共3页路永坤 宋坤 李富成 杨海燕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4ZY02060;2016ZY3004)
嗜睡症的病机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表现为阳虚阴盛,气血亏虚及气郁血瘀,主要与脾、肾功能失调有关,涉及心、肝两脏。临床治疗应谨守病机,辨证论治,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右归丸、温胆汤、柴胡疏肝散、通窍活血汤等。
关键词:嗜睡症 阳虚阴盛 辨证论治 中医理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证辨治被引量:16
《中医杂志》2016年第9期789-791,803,共4页李珊 钦丹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多与感受外邪、脏腑虚损、气机失畅、饮食失节、情志失调有关,脾虚湿盛是基本病机,主要从脾胃虚弱、肝郁脾虚、脾肾阳虚、寒热错杂四种证型分别举例。临证以健脾化湿为根本,同时又注重辨证与辨症相结合,擅于结...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腹痛 久泄 脾虚湿盛 
暴喘临证辨治探析被引量:6
《中国中医急症》2015年第2期369-370,共2页张东伟 陈岩 
暴喘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突然急性发作的严重的呼吸功能不全,是喘证的危重证候。古既有"喘急"、"肺气喘急"及"喘急死证"等表述,临床常表现为呼吸频数,呼吸窘迫,并进行性加重,甚则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不能平卧,面青唇紫,或烦躁不安,...
关键词:暴喘 中医药 辨证论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