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余者形象

作品数:43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永胜钱旭初孙文君张国涛童敦彬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文学界(理论版)》《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难以忘怀与无处可逃——小咩中短篇小说印象
《山东文学》2024年第9期157-160,共4页刘虎波 
近年来,小咩的中短篇小说开始零散发表在文学期刊上。小说从题材上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乡村社会的诗意书写,试图探寻人性最本真最原始的光亮。另一类则是对城市中身处夹缝或某个“庞大机器”中当代“零余者”形象的逼真刻画,试图描...
关键词:诗意书写 文学期刊 “零余者”形象 无处可逃 短篇小说 逃离 
中国现代文学中“零余者”形象的价值探讨——基于郁达夫作品为例被引量:2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124-127,共4页王小燕 
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当代小说中的‘淮河’影像研究”(SK2020A0577);亳州学院院内科研项目“皖北形象的呈现与建构——以安徽当代小说为例”(BYB2021ZC02);亳州学院院内科研重点项目“亳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以亳州当代文学为例”(BYR2019B01)。
“零余者”这一人物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人物形象之一。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零余者”形象多为知识分子,性格多具有矛盾性,形象随着时代的变换历经五四运动后的落后者和革命低潮中的幻灭者,且具有双重人格特质。“零余者”形象往...
关键词:零余者 形象流变 知识分子 
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中的零余者形象、零度幽默与美学实践
《电影评介》2021年第15期32-35,共4页孟欣 
青海民族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研究“英美文学精品课程建设”(编号:2016-JRKC-04)成果。
阿基·考里斯马基(Aki Kaurismäki)是当代世界影坛著名的芬兰籍电影导演,也是欧洲艺术电影的代表性大师,曾被瑞典名导英格玛·伯格曼(Ernst Ingmar Bergman)誉为“北欧最具大师潜质的导演”[1]。考里斯马基的影片通常以庸庸碌碌、生活...
关键词:世界影坛 英格玛·伯格曼 阿基·考里斯马基 美学实践 电影导演 零余者 冷幽默 小人物 
非自由状态下超脱自我的“零余者”形象——从修辞心理学视野解构《春风沉醉的晚上》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109-113,共5页钟艳萍 
《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极具艺术魅力的一篇小说,作者通过比喻、映衬、别解等一系列修辞手段刻画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角色“我”,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不自觉地与作品、作者进行交流。通过修辞与想象、联想、注意等心理机制结合,揭示“...
关键词:《春风沉醉的晚上》 修辞 文本建构 “零余者” 
以《罗亭》和《沉沦》为例比较分析“多余人”与“零余者”形象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年第16期30-31,共2页王文娴 毕兆明 
'多余人'是俄罗斯文学中的独特形象,'零余者'形象也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二者都是动荡时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以《罗亭》中的罗亭和《沉沦》中的'他'为例,探讨两种形象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性格缺陷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无疑,两种形象都具...
关键词:“多余人” “零余者” 性格 
从王朔的“顽主”形象看20世纪“零余者”形象的新变被引量:2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34-35,共2页韩金男 
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有着"五四"时期以来以郁达夫为代表所塑造的"零余者"形象的影子,以王朔《顽主》中的"顽主"形象为起点,通过对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梳理,分析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零余者"形象,旨在挖掘"零余者"在时代洪流中的深刻内...
关键词:“零余者” “顽主” 孤独 边缘 
论安妮宝贝早期小说中都市零余者形象
《好家长》2018年第15期250-250,共1页王霞 
安妮宝贝作为一个由网络写手走向纸质出版的作家,她的早期作品关注都市边缘人的生存困境,塑造了一批都市零余者形象。
关键词:安妮宝贝 都市 零余者 
浅析电影《推拿》中的“零余者”形象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7年第9期67-69,共3页寇嫒丽 赵明慧 
2015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新世纪电影的互动研究";[项目编号JC1565]
郁达夫小说"零余者"形象的塑造影响了娄烨电影的创作。《推拿》既整体描绘了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盲人推拿师的群像,又凸显了特异个体的情感诉求。影片没有把盲人仅设定为存在视力障碍的特殊群体,而是透过他们与健全人同样富饶的情感世界...
关键词:《推拿》 郁达夫 零余者 群像 个体 
论郁达夫与王蒙笔下的“零余者”形象——以《沉沦》中的“他”与倪吾诚为例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5-19,共5页冯毓璇 
"多余人"形象从19世纪俄国文学中出现后就一直在不断发展。"五四"时期,郁达夫发展和丰富了"多余人"的形象,造就出了属于那一时代的"零余者";20世纪80年代,王蒙的《活动变人形》中的倪吾诚也丰富和发展了"零余者"形象,同时融合了20世纪...
关键词:郁达夫 王蒙 “零余者” 《沉沦》 倪吾诚 多余人 
试析《血战钢锯岭》中“零余者”形象及其信仰叙事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7期145-145,147,共2页李晴 
《血战钢锯岭》中道斯的人物形象属于在爱与怒双重心理体制重压下求生存的'零余者'。他坚决在战场中不使用武器,探求其心理根源,和童年的阴影与'弑父'情结难以分割。另一方面,有关信仰的叙事,既可以让我们看到超越国家民族的普世人情价...
关键词:血战钢锯岭 道斯 零余者 信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