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事裁判权

作品数:276被引量:36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高汉成李育民屈文生李洋张仁善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历史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近代列强领事裁判权及其废除
《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4期94-96,共3页刘建伦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提到近代领事裁判权问题,而很多教师对此了解不多,在课堂教学讲授中存在一定模糊性。笔者经过学习查阅,认为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掌握,现将问题要点罗列如下,以供各位同行探讨。
关键词:领事裁判权 近代 列强 高中历史教材 课堂教学 模糊性 教师 讲授 
“领事裁判权”的由来
《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3期23-23,共1页刘德浩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鸦片战争》一课说:“1842年8月……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此外,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
关键词: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高中历史教材 不平等条约 近代历史 通商口岸 
近代条约中几个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3期21-22,共2页沈为慧 
第一,最早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不是中美《望厦条约》,而是中英《虎门条约》 教科书对中英《南京条约》附件的介绍,只提到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在介绍中美《望厦条约》时,则提到美国兵船可到通商...
关键词:《望厦条约》 歧义 近代 《南京条约》 通商口岸 领事裁判权 最惠国待遇 教科书 
对人民版《历史》必修一《南京条约》内容表述的商榷
《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1期92-92,共1页虞森 
2007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27页关于《南京条约》内容的表述是这样的的: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
关键词:《南京条约》 《历史》 内容表述 人民 片面最惠国待遇 进出口货物 领事裁判权 通商口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