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鬯

作品数:163被引量:8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江少川李跃曹惠民李钧朱崇科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世界华文文学论坛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看“故事”如何“新编”——论刘以鬯小说《寺内》、《蜘蛛精》及其它被引量:3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8年第4期48-51,共4页李跃 
本文主要分析了刘以鬯的《寺内》、《蜘蛛精》、《蛇》等"故事新编"小说,"故事新编"是刘以鬯借用弗洛伊德理论审视传统故事后再创作,实现小说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一种尝试。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期间弗洛伊德理论在文学创作中作为一...
关键词:刘以鬯 《寺内》 故事新编 
论刘以鬯的生命体验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年第3期52-55,共4页王剑丛 朱楚颜 
历来的刘以鬯研究都从技巧形式的角度进行,本文把作家的生命活动和作品的内涵作有机的整合,探讨其小说中的生存体验、人生体验和人性体验。刘以鬯的生命体验是以香港的社会生活,人文环境和刘以鬯的现代主义实验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作...
关键词:刘以鬯 人生体验 生存体验 人性体验 
香港作家刘以鬯访谈录被引量:3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1期77-78,共2页江少川 
关键词:刘以鬯 香港作家 艺术风格 文学创作 表现手法 
从伦理本位到自我本位的叙事转换——读刘以鬯的小说《寺内》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第4期55-57,共3页张晓平 
刘以鬯的小说《寺内》吸取了现代精神分析学思想 ,注重表现人物的潜意识和意识 ,在古老的爱情故事的重新叙事中实现了从伦理本位到自我本位的现代性转换 ,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香港小说 刘以鬯 精神分析 自我本位 
刘以鬯:一种现代主义的解读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第3期20-25,共6页王友贵 
关键词:刘以鬯 现代主义 严肃文学 文学思潮 文学创作 作品 中篇 刘氏 作家 发现 
被迫与不甘的心态折射——读《刘以鬯中篇小说选》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7年第2期56-57,共2页周婉琪 
这是最新出版的一本刘以鬯先生的自选集,选取的是他五个经过改编的60年代到70年代初的报刊连载小说.无疑,这些经过修改的小说在内容与艺术形式上都有其应有的价值,但刘以鬯将自己的小说分为两种:《酒徒》等实验小说是为“娱乐自己”而写...
关键词:刘以鬯 连载小说 中篇小说 实验小说 “娱乐别人” “娱乐自己” 现代主义作家 现实主义因素 职业作家 艺术形式 
机械复制时代的诗人——刘以鬯和他的“酒徒”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6年第3期66-68,共3页庄园 
现代主义大师福克纳认为“诗人、作家的特权就在于帮助人类振奋起来,”他们的声音“应是帮助人类生存下去,取得胜利的支柱。”在商品大潮席卷中国大陆大江南北之际,追求物欲的喧嚣沸水般四处流淌。传统的道德衰颓了,崇高信仰破产了,满...
关键词:机械复制 刘以鬯 现代主义 文化工业 福克纳 资本主义 实用主义 人文精神 中国大陆 知识分子 
文友情谊——《刘以鬯传》中的一章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5年第4期66-69,共4页易明善 
刘以鬯与柯灵 1981年12月28日,在香港九龙金巴利道诺士佛台的台标前,一位老人与一位大约五十岁的人合摄了—张照片。照片中面带微笑的这两位合影者,一位是大陆著名作家柯灵,他已年逾古稀。
关键词:刘以鬯 夏志清 香港文学 柯灵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新文学 香港中文大学 《科尔沁旗草原》 《和平日报》 小说 
创新,小说生命所在——读刘以鬯作品札记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5年第1期46-48,共3页孙观懋 
最早读到的刘以鬯先生的小说,是他的《打错了》,一个不到一千五百字的短篇。小说的新颖别致,一下子打动了我。小说不但引起了“人生无常”、“旦夕祸福”的感喟,也引起了我对小说的内容和形式、意念与技巧等问题的兴味。《打错了》如一...
关键词:小说 刘以鬯 创作方法 《春雨》 “娱乐自己” 作品 《西厢记》 香港文学 小说家 主人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