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贵

作品数:24被引量:27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共和国《尤利西斯》乔伊斯文学翻译翻译模式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比较文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外语与翻译》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211工程”项目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1949-1977年中国译史上的翻译需要审视“中华学术外译”被引量:9
《外文研究》2013年第1期72-76,100-101,共7页王友贵 
本文尝试提出"翻译需要"及其定义,然后把翻译产品的需求方分成三层主体,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时期"(1949-1977)划为"全盘苏化"、"急转向和皮书"以及"续皮书"3个阶段,分别考察背后的翻译需要,需求方三层主体的关系、不同主体需要的变化...
关键词:翻译需要 全盘苏化 三层主体 中华学术外译 
20世纪中国译史研究:共和国首29年翻译批评调查(1949-1977)被引量:1
《东方翻译》2012年第5期43-49,共7页王友贵 
我国1949-1977年间既未从理论上达成共识、建构起一套翻译标准和批评体系,亦未在实践中形成一个优良的、重形式层面的批评传统。尽管在实践上产生过像钱锺书、巫宁坤那样的优秀批评,尽管电有少数人在理论上作过尝试,但是泽评独立性...
关键词:翻译批评 20世纪 共和国 译史 中国 批评体系 翻译标准 外部环境 
20世纪中国译史研究:共和国首29年的诗学与翻译文学(1949~1977)被引量:1
《外国语言文学》2012年第2期104-111,144,共8页王友贵 
广东省"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视野的文学通化研究>子课题"20世纪下半叶中国文学家翻译群体研究"(项目编号:FDUFS211-2-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基于诗学对翻译文学有着潜在操控作用的理论,本文尝试作了三件事:一是在他人研究基础上梳理出共和国第1时期(1949-1977)演变中的主流诗学;二是观察分析主流诗学操控下发生在该时期外国文学期刊《译文》和《世界文学》上的"改写";三是观...
关键词:诗学 操控 《译文》 《世界文学》 翻译文学单行本 
20世纪中国翻译史研究:共和国首29年对外国通俗文学的翻译:1949-1977被引量: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9-13,28,共6页王友贵 
广东省"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视野的文学通化研究>子课题"20世纪下半叶中国文学家翻译群体研究"(项目编号:FDUFS211-2-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考察人民共和国最初29年(第1时期)对外国通俗文学的翻译。本文认为我国使用"通俗文学"时存在指涉含混、概念不清之弊,于是首先厘清涵义,继而对本期通俗文学汉译单行本作初步统计,基于统计对比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跟欧美国家通俗文学...
关键词:通俗文学 定义 统计数字 边缘化 
詹姆斯·乔伊斯与英语的关系被引量: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14-17,共4页王友贵 
鉴于1980年以降英语文学重要作家来自少数族裔的现象愈来愈突出,本文通过观察20世纪前半叶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对英语小说的部分惊人"创新"、对英语语言的部分"破坏性创新",析述乔伊斯与英语的关系,即析述创作主体跟那种...
关键词:乔伊斯 英语 关系 
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特殊年代的文化怪胎“黄皮书”被引量: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43-47,共5页王友贵 
广东省"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视野的文学通化研究>子课题"20世纪下半叶中国文学家翻译群体研究"(项目编号:GDUFS211-2-002)的研究成果
本文考察1960-1978年翻译文学史上一个奇特现象。这便是中国当代文化史上一度影响不小的"黄皮书"。本文检讨这套书的缘起、目的、选目方式、翻译和出版,最后分析了这套书的接受、影响和特别作用。
关键词:“黄皮书” 翻译选择 接受 特殊作用 
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论共和国首29年法国文学翻译
《外国语言文学》2010年第1期34-39,共6页王友贵 
广东省"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视野的文学通化研究"子课题"20世纪下半叶中国文学家翻译群体研究"(项目编号:FDUFS211-2-002)的研究成果
本文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7年这29年间法国文学翻译。本文从翻译选择、翻译需求和实际翻译、译者、作者和读者间之关系评述本期翻译活动,末了将法国文学翻译置于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的大背景下论述其得失。
关键词:翻译选择 翻译需求 实际翻译 得失 
中国翻译传统研究:从转译到从原文译(1949~1999)被引量:11
《中国翻译》2008年第1期27-32,共6页王友贵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中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03JDXM75003
本文考察中国20世纪"小语种"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传统在当代的转变。这个传统即"小语种"文学翻译的转译传统,即考察5大外国语言文学之外的"小语种"文学翻译从什么时候、如何从以转译为主到实现从原文译的突破性转变,以及这些"小语种"世...
关键词:“小语种” 文学翻译 转译 从原文译 
当代翻译文学史上译者主体性的削弱(1949-1978)被引量:15
《外国语言文学》2007年第1期40-46,共7页王友贵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03JDXM75003
本文将当代翻译文学分为两个阶段,认为译者主体性在第一阶段遭严重削弱,第二阶段始见恢复。本文集中考察第一阶段(1949-78)译者主体性遭受削弱的状况、所引发的后果,然后从政治意识形态、制度法规、译作生产和消费诸方面检讨主体性被削...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削弱 政治意识形态 制度法规 
从数字出发看中外关系、中外文学关系里的翻译关系被引量:4
《外国语》2006年第5期57-62,共6页王友贵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项目批准号03JDXM75003
本文将1917-1979年间中国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书目以不同国家、地区为单位作了统计,再假陈平原对1899-1916汉译各国小说的一个统计,并对照黄福庆所作的1850-1904年间中国译书的一个统计,从数字出发,尝试探析中外翻译关系发展变化,以及造...
关键词:统计数字 翻译关系 中外文学关系 中外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