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

作品数:762被引量:106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建萍綦亮朱振武潘德利蔡圣勤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化身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此心安处是吾乡——流散视域下《布鲁克林》中艾利斯的身份困境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4年第6期223-227,共5页臧栩甲 
科尔姆·托宾的作品一直以来都以描绘爱尔兰社会和流散者的生活为特征,尤其关注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科尔姆·托宾的小说《布鲁克林》同样探讨了“流散”和“身份”问题,描写了一位从爱尔兰移居纽约的流散者在异国他乡的流散经历及其身...
关键词:科尔姆·托宾 《布鲁克林》 流散 身份构建 文化身份 
永远的“局外人”:阿尔贝·加缪的殖民流散叙事与身份探寻
《探索与批评》2024年第2期110-121,共12页徐好迪 
阿尔贝·加缪的诸多作品都极为关注阿尔及利亚的社会问题,致力为阿尔及利亚人民发声。然而,加缪的阿尔及利亚出身也给他带来了“边缘者”身份,他既是难以融入法国社会的阿尔及利亚人,又是阿尔及利亚民族眼中的外族侵略者,这种流散的生...
关键词:阿尔贝·加缪 殖民流散 文化身份 
《最后的礼物》中的疾病叙事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1期119-121,共3页余安琪 
疾病是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最后的礼物》中的重要主题。本文引用亚瑟·弗兰克提出的疾病叙事理论对《最后的礼物》中大量的疾病书写进行研究,以混乱叙事分析主人公疾病的隐喻意义,以求索叙事分析疾病在文化身份重构中的作用,以疾...
关键词:《最后的礼物》 疾病叙事 流散群体 文化身份 
流散视域下对阿拉伯侨民文学的思考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62-166,共5页李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阿拉伯海湾国家当代文学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2XWW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侨民文学作为流散文学的一种,以其独特的文化混杂性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本文将从探讨侨民文学的流散属性出发,以流散视域来分析阿拉伯侨民文学的两大主要创作主题,进而对其中所透露出的文化身份和民族身份的认同进行探讨,从而给内涵意义...
关键词:流散 阿拉伯侨民文学 文化身份 民族身份 
东方现代“流散文学”与索因卡研究——从《索因卡戏剧研究》说起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8,共8页黎跃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丝路文化视域下的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学学科体系建构”(19ZDA290)。
东方现代“流散文学”是20世纪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现象,体现了现代化、全球化过程中东方社会文化多元发展和艰难选择的一个侧面。东方现代“流散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古代“流散文学”的特点:规模和影响远胜于古代;不再对异质文化...
关键词:索因卡 东方现代“流散文学” 文化身份 本土流散 文化融合 
边缘、对抗与渴望:马来西亚华裔英语作家文化身份构建研究被引量:1
《当代外国文学》2023年第1期87-94,共8页乔幪 吴雨轩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来西亚华裔流散作家英文创作中的文化认同研究”(18BWW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来西亚华裔英语作家流散时间久远、创作身份独特,但学界尚未对其展开整体研究。选取林玉玲等六位作家的作品,考察作家与侨居国、西方及祖籍国的关系对其文化身份构建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马来西亚华裔英语作家对侨居国有很深的感情牵...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裔英语作家 流散文化身份 杂糅性 
菲利普·罗斯的“自恨”叙事——以《波特诺伊的怨诉》为例
《国外文学》2021年第4期123-133,157,共12页李俊宇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FJ2019X008);宁德师范学院重大培育项目(项目编号:2018ZDS02)的阶段性成果。
从启蒙运动以来犹太人中出现了比较普遍的自恨现象,而自恨叙事演变成犹太文学传统中一道别样的支流。菲利普·罗斯继承并创新了犹太自恨文学传统,他在《波特诺伊的怨诉》中将"自恨"作为主题,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犹太自恨者"形象。通过波...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 犹太人 自恨 流散 文化身份 
文化双轴论视角下《孔子的女儿》中黄素铃的文化身份探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4期13-15,19,共4页谷芸 程静 李朋 
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建设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2020D29)。
华裔作家黄素铃在其英文自传《孔子的女儿》中以个人的视角回顾了她本人早年在中国的经历。黄素铃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儒家文化有深刻的认同感。儒家文化也塑造了黄素铃“孔子的女儿”的身份形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传...
关键词:文化双轴性 多元文化身份 儒家文化 流散 文化认同 
难以摆脱的“俄罗斯化”--后苏联流散语境下俄罗斯犹太人的归国难题被引量:1
《俄罗斯研究》2020年第2期162-188,共27页李暖 
19世纪末以来,以色列一直是俄罗斯犹太群体迁移的主要方向。1965、1990年后的几次大规模移民,促成了"俄罗斯-以色列"为轴心的文化空间格局。在后苏联流散语境下,以色列"大熔炉"理念带有集体认同结构升级的诉求,使当代"流散"的内涵显著...
关键词:后苏联流散 俄罗斯犹太群体 文化身份认同 
流散视角下解读陈谦《望断南飞雁》中的南雁形象
《海外英语》2020年第3期172-173,共2页胡格 
旅美作家陈谦的小说《望断南飞雁》主要讲述了一个80年代以"陪读太太"身份出国的大陆女性南雁在留守家庭与自我寻梦中艰难挣扎,最终离家出走追寻梦想、探寻自我实现的故事。该文从流散视角解读小说中南雁在寻梦过程中本土情怀与"美国梦...
关键词:美国梦 混杂性 文化身份 流散视角 霍米巴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