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志怪

作品数:178被引量:22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伟昉张传东赵亚萍魏荣马雅琴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六朝佛像神异故事的叙事策略与文化表征——以志怪与僧传为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苏婳 张明 
佛像神异故事是六朝志怪与僧传重要的宣教材料。编撰者们常借助“神异自现”的叙事模式、利用宗教虚幻与世俗真实相融合的笔法来确立像教权威,文本也呈现出宗教独特的审美形态与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文化表征,故事中对佛像护佑与惩戒凡俗...
关键词:六朝志怪 僧传 佛像神异 叙事策略 文化表征 
六朝志怪中的“太守叙事”
《文学与文化》2024年第4期110-116,共7页尹策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二史九书’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22BZW115)阶段性成果。
六朝志怪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太守的故事,这一方面与太守的身份、职责有关,另一方面还缘于志怪作者(含其家人)大多有出任太守的经历,记录太守们的故事,就是记录作者的身边事,一定程度上也是记录他们自己的人生体验。志怪作者将太守们的升...
关键词:六朝志怪 太守 忧患意识 阶层矛盾 
从“六朝笔记”到“志怪动画”的跨媒介改编研究--以动画短片《中国奇谭》之《鹅鹅鹅》改编为例被引量:3
《电影评介》2023年第18期48-51,共4页王譞 王紫研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王树枏年谱编纂与近代河北学术史研究”(编号:ZD202127);2024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古典小说的跨媒介叙事及其审美演绎”(编号:2024982)的阶段性成果。
2023年初由上海美术制片厂联合哔哩哔哩网站打造的《中国奇谭》之《鹅鹅鹅》(以下简称《鹅鹅鹅》)改编自汉魏六朝志怪笔记《续齐谐记》的“阳羡书生”篇,作品充满了域外与本土、真实与虚幻、诗性与怪诞等多重艺术风貌。六朝志怪题材在...
关键词:六朝志怪 阳羡书生 美学形态 艺术风貌 动画短片 跨媒介传播 国风 上海美术 
论六朝志怪小说中的魏晋风度
《社会科学家》2023年第9期128-132,共5页过安琪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魏晋玄学与音乐思想”(项目批准号:20FYSB024);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文学批评学术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276);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红色基因,美育传承:课程思政在音乐学师范专业的全域融通研究和实践”(批准编号:2022230)
六朝时期,政治局势风摇雨动,“名士少有全者”,焦虑之绪宛如乌云般笼罩。此时,名教已然摇摇欲坠,再加之祸福难料,“人的觉醒”便豁然摇曳而出,人们开始挣脱礼教束缚,转而自觉地关注起个体之本身,其思想解放之程度令古叹而今震。时势所致...
关键词:志怪小说 魏晋风度 竹林名士 人物品藻 情感 
社会意识视域下六朝志怪小说“死而复生”故事研究被引量:1
《今古文创》2023年第5期40-42,共3页王震 崔宇欣 
志怪小说以鬼神语,写现实情,奇幻诡谲的文字背后是广阔的民众生活。自古以来,生与死便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六朝志怪小说中大量的“死而复生”主题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当时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心理、民众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本文从“死而复...
关键词:六朝志怪小说 死而复生 社会心理 主体意识 
浅析施蛰存现代志怪小说中的空间运用
《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2期19-21,共3页林晓畅 
施蛰存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与“海派”其他作家不同的特点:现代和传统的胶着和碰撞。施蛰存常通过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手法及其所提供的语汇,将古代志怪小说转化为中国形态的超现实主义小说。这一现代志怪小说中空间的文化来源和六朝志怪...
关键词:现代志怪小说 六朝志怪小说 空间 城乡二元写作 
唐传奇中非现实形象的塑造被引量:1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6-10,共5页王海英 
对李剑国《唐五代传奇集》中691篇唐传奇中的非现实形象进行数据整理、分类核实和规律总结,将其分为动物妖怪、物精系列、神仙系列和其他系列4类。这些形象或侧重人性,或呈现本性,或巧妙安排情节,体现出唐传奇作家对六朝志怪、社会思想...
关键词:唐传奇 六朝志怪 非现实形象 俗讲变文 
清代志怪与西方恐怖文学的隐喻书写--以《画皮》《珍妮弗》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8期150-152,共3页蔡凌 
2016年贵州大学人文社科青年课题:《跨媒介模式下宋明科举文体与话语体系创新之研究》GDQN2016012。
西方文学中的恐怖题材从爱伦坡的开宗立派,到现代主义中的哥特式情节,都延续了惊悚、灵异、怪诞的特点。中国文学从《聊斋》《子不语》的鬼怪幽冥,到近代先锋小说的探索,都充满了怪力乱神、搜奇记逸的因素。本文就聊斋中的《画皮》与恐...
关键词:哥特式 六朝志怪 隐喻寄托 恐怖叙事 
随孙国江走进六朝志怪小说被引量:1
《博览群书》2021年第7期124-127,共4页宁稼雨 
主题学研究源自19世纪德国民间文学研究,经过西方学者的不断增补,形成以"AT分类法"为故事分类体系,以个案故事为具体研究单位,以故事传播路径范围和文化意蕴挖掘为基本研究范式的民间故事研究模式,成为世界民间文学研究的通行方法。二...
关键词:民间文学研究 故事类型 主题学 六朝志怪小说 传播路径 民间故事研究 文化意蕴 故事分类 
六朝志怪谁写成?
《中华遗产》2021年第5期8-11,共4页瑜韵 王斌(绘画) 
“六朝”,狭义上表示江南地区先后建立的六个王朝,即吴、东晋、宋、齐、梁、陈。而在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六朝”又是一个更为宽广的时间范围,三国、两晋、南北朝,甚至隋,都可包含在内。在这个时间范围内,讲述奇闻异事、神仙鬼怪的志怪小...
关键词:志怪小说 六朝志怪 六朝时期 可读性强 写手 江南地区 文化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