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足目

作品数:30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侯仲娥李枢强任先秋孟凯巴依尔陈明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应用生态学报》《海洋世界》《生态学杂志》《水产科技情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贻贝筏式养殖区两类端足目生物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水生生物学报》2024年第7期1159-1169,共11页朱帅麟 单晓鸾 刘明智 印瑞 杨凡 蒋日进 张秀梅 
中街山列岛海洋牧场食物网结构研究(HYS-ZX-202206);浙江近海重要经济种产卵场调查与评价(HYS-CZ-202329);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HYS-CZ-202408);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LGN21C190005)资助。
根据2022年8月(夏季)和2023年2月(冬季)枸杞岛贻贝筏式养殖区现场调查数据,对两类端足目生物(钩虾、麦秆虫)资源密度分布特征、空间生态位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1)夏季钩虾平均丰度(6.65±3.17)×10^(4) ind./m^...
关键词:分布特征 空间生态位 环境因子 钩虾 麦秆虫 
贻贝筏式养殖区海藻群落对两类代表性藻栖端足目种群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水产学报》2020年第3期461-468,共8页刘书荣 周曦杰 崔潇 章守宇 王凯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50)~~
本研究于枸杞岛西北部贻贝筏式养殖区海藻生长繁盛时期采集11种大型海藻,并对每种海藻及其藻栖钩虾、麦秆虫生物学参数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海藻上钩虾种群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海藻上麦秆虫种群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钩...
关键词:大型海藻 端足目 钩虾 麦秆虫 种群特征 生物特征 筏式养殖区 
贻贝筏式养殖区附生大型海藻与两种附着端足目的关系被引量:16
《生态学杂志》2018年第9期2737-2744,共8页刘书荣 周曦杰 章守宇 程晓鹏 向晨 王凯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50)资助
大型海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广泛的生态功能,而关于其资源养护效应的研究大都围绕高营养层级的鱼类、螺贝类进行,目前针对大型海藻对饵料生物的养护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报道了贻贝筏式养殖生境中海藻群落对其表面附着的端足目等饵料生...
关键词:大型海藻 钩虾 麦秆虫 生态功能 
不同底栖生物指数在福建省近岸海域的适用性被引量:6
《应用生态学报》2018年第6期2051-2058,共8页吴海燕 傅世锋 蔡晓琼 陈庆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6125)资助~~
将3个底栖生物指数AZTI海洋生物指数(AMBI)、多毛类机会种和端足目动物指数(BOPA)、底栖动物多毛类和端足目指数(BPA)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H)应用于福建省近岸海域4个典型海湾和1个河口的生态质量评价,评估这4个指数在研究区的适用性....
关键词:AZTI海洋生物指数 多毛类机会种和端足目动物指数 底栖动物多毛类和端足目指数 底栖生物指数 生态评价 
北冰洋厚重的冰层下并非寒冷黑暗
《海洋世界》2017年第6期3-3,共1页
北冰洋厚重的冰层下,并非常人想象的那样是个寒冷黑暗、悄无声息的深渊,正相反,这里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大型海藻丛中隐藏着多种多样的端足目小甲壳类生物,它们和翼足目软体动物,像金字塔的底座一样支撑起了整个北冰洋生态系统。
关键词:北冰洋 寒冷 冰层 甲壳类生物 大型海藻 软体动物 生态系统 端足目 
地球上目前最深海沟发现严重污染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7年第2期18-18,共1页
科技日报北京2月13日电(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12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称,科学家在地球上迄今最深的海沟中发现了极为严重的污染现象。研究指出,在远离工业区、彼此间隔近7 000 km且超过10 km深的海沟中发现了如此...
关键词:深海沟 太平洋西部 污染水平 污染现象 人类活动 科技日报 端足目 克马 骏河 端足类动物 
加州海岸发现新物种骷髅虾
《海洋世界》2014年第1期2-3,共2页
近日科学家在美国南加州卡特琳娜岛岸边洞穴里收集的试管样本中发现了一个新的骷髅虾物种——它实际上是端足目麦杆虫科的甲壳纲动物,而非虾。这两个试管里一个包含雄性排骨虾,一个包含雌性骷髅虾,目前都收藏于加拿大渥太华的自然博...
关键词:新物种 南加州  海岸 甲壳纲动物 自然博物馆 端足目 科学家 
中国四川省洞穴钩虾属一新种(甲壳纲,端足目,钩虾科)(英文)被引量:1
《动物分类学报》2013年第1期40-49,共10页李俊波 侯仲娥 安建梅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31172049,31101614)
记述采自中国四川省洞穴钩虾属1新种,奇异钩虾Gammarus praecipuus sp.nov.(图1~56)。新种与钩虾属其它物种的区别在于:眼睛缺失;第1小颚外叶具有31个齿,明显多于其它钩虾属物种的11个齿;第1尾肢内、外肢无侧刺或毛;第3尾肢内肢为外肢...
关键词:分类 电镜扫描 比较 中国西南 
Research on Habitat Shift Promoting Species Diversification
《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2011年第2期21-21,共1页
PNAS published on August 15,2011 the article 'Eocene habitat shift from saline to freshwater promoted Tethyan amphipod diversification' by Professor Shuqiang Li of Institute of Zoology,CAS,together with Slovenian coop...
关键词:品种多样化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人居 斯洛文尼亚 栖息地 端足目 特提斯 始新世 
应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淡水钩虾(甲壳纲,端足目)的分布(英文)被引量:2
《动物分类学报》2011年第4期837-843,共7页巴家文 侯仲娥 李枢强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s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30870271 /31172049);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OST grant 2006FY120100)
预测物种的适生区对于物种资源的评估、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管理非常重要。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的过度开发,冷水性无脊椎动物的衰减速度比在陆地和海洋生活的无脊椎动物都要高。目前关于中国淡水钩虾分布方面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基于...
关键词:保护 生态位模型 淡水钩虾 预测 物种分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