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现象

作品数:1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盛勇朱献贞黄健房向东李玮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福建人民出版社西北政法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争鸣》《书摘》《南方文坛》《关东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摩罗”与“圣牲”:“典范鲁迅”现象的原型探析
《鲁迅研究月刊》2021年第9期14-20,共7页沈庆利 
引言:永远的鲁迅,"迷"一样的鲁迅本文所谓的"典范""经典"及"典范化"并非严格意义的学术概念,仅是宽泛意义的借用,近似于人们通常说的"正典""(正面)典型"之意。鲁迅是20世纪中国屈指可数的"现象级作家",其人其文的"典范化"抑或"典范鲁迅...
关键词:摩罗 典范化 正典 学术概念 现代中国社会 鲁迅 
论新世纪中国“悖论鲁迅”现象的发生及其解决路径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78-186,共9页李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文化与鲁迅研究的发展"(16CZW043);江苏省社科基地项目(15JD023)阶段性成果
本文呈现新世纪中国鲁迅研究领域出现的"悖论鲁迅"的现象,分析该现象背后的"本质化"问题和走向"意识形态"的可能,指出目前应对该问题而产生的"丰富性鲁迅"、"作为方法的鲁迅"和"范式鲁迅"等认识方式的局限,认为建立在"知识型鲁迅"这种...
关键词:鲁迅研究 悖论 新世纪 知识型 
还原与剥离——评袁盛勇新著《当代鲁迅现象研究》
《关东学刊》2018年第2期203-208,共6页何英 王学振 
鲁迅研究伴随着共和国的文坛几经风雨沧桑,它所经受的喧嚣与纷争,都在时间的流淌中沉淀,具象为一种历史形态和一个思想文本,廓清它的生成理路,分析它的成败得失,成为鲁迅现象研究的一个切实可行的逻辑起点。袁盛勇教授的新著《当代鲁迅...
关键词:鲁迅现象 鲁迅传统 思想改造 批判运动 
“鲁迅现象”的历史性和当代性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7年第2期99-106,共8页袁盛勇 
考察迄今为止的鲁迅接受史,热爱鲁迅的知识分子几乎在每一个重要历史时刻,都能在鲁迅这里找到思想和批判的资源:鲁迅仿佛成了一个无穷无尽的文化思想宝库,成了一个永不枯竭的思想源头,鲁迅真的并没有远去。不仅在现代中国,几乎所有的...
关键词:鲁迅思想 现代中国 接受史 鲁迅研究 联结点 就这样 许广平 主流话语 思想宝库 鲁迅学 
新时期贬损鲁迅现象评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5年第4期48-49,共2页邓黔生 
我们湖北省杂文学会1985年诞生,如今已"三十而立"了。1986年,我们学会举办了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地点就在华中师范大学。我特别希望,杂文学会新的领导班子,继续高举鲁迅这面旗帜前进!中国"五四"运动前后,鲁迅在血雨腥...
关键词:鲁迅思想 葛红兵 新生代作家 吴晨骏 《故事新编》 《北京文学》 文学社团 国民劣根性 外国作家 韩石山 
陈丹青剖析鲁迅现象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鲁迅现象 陈丹青 “百家争鸣” 中国现代史 
非议鲁迅现象面面观
《书摘》2008年第7期37-40,共4页房向东 
一柏杨说过,中国历史有三个虎虎有生气的黄金时代,一个是春秋战国,一个是唐朝,再一个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柏杨的说法精确与否,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仅就20世纪而言,"五四"
关键词:鲁迅 中国历史 思想家 郑学稼 周作人 毛泽东 狂人日记 新文化运动 李长之 苏雪林 
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神化鲁迅”现象的思考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2期145-145,共1页张洁 
本文在指出知识分子“神化鲁迅”现象之后,从社会思想根源、缺少话语方式、怎样正确理解其作品这三个方面谈谈对这一现象的思考。
关键词:意志实体 修复形象 借鲁迅说话 内在欠缺 升华精神 
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被引量:1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7-12,共6页黄健 
网络文化传播的迅速发展,为鲁迅成为大众文化传播对象提供了一个宽广的交流平台。网络的虚拟性、实时性、互动性、隐蔽性和开放性,给大众对鲁迅的再认知、再定位、再塑造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为进入网络时代的鲁迅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关键词:网络文化 传播对象 鲁迅研究 再定位 领悟 网络时代 现象 广泛 大众 流传 
试析“鲁迅现象”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1年第12期52-53,共2页李鹭 
关键词:鲁迅现象 现代文学作品 《新民主主义论》 “文革”时期 半殖民地 民族英雄 毛泽东同志 文化革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