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架区

作品数:130被引量:687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刘健孔祥淮徐刚于洪军黄良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春季南沙西南部陆架区主要渔业生物营养结构
《中国水产科学》2024年第12期1524-1538,共15页邱星宇 刘庆霞 陈作志 蔡研聪 戴守辉 黄洪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7359);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3TD15);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2A1515110603);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NFZX2024);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FEEL-2022-9)
本研究基于对2023年春季南沙西南陆架区渔业生物调查数据的分析,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探讨了该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的营养位置以及不同功能类群间营养生态位的重叠情况,并构建了营养级连续谱,为南沙西南陆架生态系统食物网的能量流动...
关键词:南沙西南陆架区 生态位重叠 稳定同位素 营养类群 渔业生物 
基于潜标观测的南海北部陆架海域内潮时空变化特征
《海洋科学进展》2024年第4期611-622,共12页尹汉军 谢波涛 张琪 黄必桂 黄晓冬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YXKY-ZX 10 2021);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总公司“十四五”重大科技项目(KJGG2022-0202);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科技计划项目(SKJC-2022-01-001);海南省“南海新星”科技创新人才平台项目(NHXXRCXM202364)。
为加深对南海北部陆架区域内潮特征的了解,本文利用位于南海北部陆架海域的2套潜标观测资料,研究了南海北部油气区内潮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提取斜压流速并滤波后发现,LF2站位内潮较强,内潮最大流速为8.32 cm·s^(-1),出现在水下290 m...
关键词:南海北部 陆架区内波 内潮 垂向模态 
南极罗斯海陆架区冰川-海洋-海底多圈层相互作用的探测研究现状
《极地研究》2024年第3期421-437,共17页高金耀 陈焱琨 董超 李锐祥 刘同木 蔡晓仙 岳梅 李娜 王琦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6067,41576069)资助。
罗斯海陆架位于全球最大冰架——罗斯冰架与南太平洋之间,有着南极最为活跃的冰川-海洋相互作用、冰川地质作用和海底构造岩浆活动,对其进行冰川-海洋-海底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多学科探测研究可为南极,乃至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历史及其趋势的...
关键词:罗斯海 大陆架 罗斯冰架 冰蚀槽 水听器 海底地震仪 
一种应用于锚碇潜标的无中继跨海-气光通信系统
《海洋技术学报》2024年第4期1-8,共8页郝英杰 刘娜 林丽娜 杨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06232,41876222)。
锚碇潜标观测是获取定点长周期海洋数据的重要方法。然而,自容式潜标观测数据的时效性较差,并且目前采用中继设备进行潜标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的方式不够稳定,容易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导致通信中断。因此,为了实现潜标观测数据的无中继实时...
关键词:锚碇潜标 无中继实时传输 光通信 跨海-气界面 白令海陆架区 
基于GLORYS12V1再分析数据的楚科奇陆架区流场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海洋与湖沼》2024年第3期613-626,共14页施旭东 李敏 于婷 李丙瑞 谢玲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104805号;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B22209号;上海市极地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开放课题基金,SOO2024-08号;广东海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R20022号;粤西热带海洋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2023KCXTD015号;广东省冲一流专项资金,231419012号,231919030号。
楚科奇海是北太平洋海水进入北冰洋的唯一通道,为更好地了解北太平洋入流水在陆架区流场的季节变化特征,本文基于1993~2020年的GLORYS12V1再分析数据,对楚科奇陆架区流场的空间分布和关键通道断面流场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气候态平...
关键词:流场 季节变化 联合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楚科奇陆架 
东非大陆边缘穆伦达瓦盆地成藏模式及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1
《中外能源》2023年第10期37-44,共8页臧晓琳 逄建东 王震 朱泽栋 孔为 
穆伦达瓦盆地历经一个世纪的油气勘探,除发现两个非常规油田外,还获得了6个常规油气田发现,但都不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盆地是否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条件,是投资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盆地演化、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海域...
关键词:穆伦达瓦盆地 成藏模式 Karoo裂谷 浅海陆架区 重力流 深水扇 
南海东北部陆架区台风“卡努”的近惯性振荡响应
《海洋预报》2022年第6期83-89,共7页刘同木 余建星 孟强 王研 张新文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自主设立课题(MESTA-2021-C001)。
基于2017年10月南海东北部陆架区的潜标观测资料,分析了南海东北部陆架区海洋对台风“卡努”的近惯性响应特征,研究了近惯性内波生成、传播和消亡等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动力学响应方面,台风过境期间全水深流速显著增强,表层最大...
关键词:南海东北部 近惯性振荡 近惯性内波 台风“卡努” 
南海北部陆架区内波的演变与耗散机制被引量:2
《海洋科学进展》2022年第4期791-799,共9页刘志宇 白晓林 马家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西太平洋关键中小尺度过程能量串级与相互作用机理研究(9185820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南海东北部陆架区内孤立波的浅化裂变及其潮能耗散效应研究(2021J02005)。
海洋是多尺度强迫-耗散系统,机械能主要在大尺度输入,在小尺度耗散。在大、中尺度运动的能量向小尺度湍流传递过程中,内波扮演着重要角色。内波的生成和破碎可打破海洋动力平衡,而在陆架区,内波(主要是内孤立波)的浅化演变与耗散则是驱...
关键词:内孤立波 陆架区 裂变 耗散 
珠江口盆地浅水陆架区拆离断陷的构造变形与沉积充填响应:以恩平凹陷为例被引量:4
《地球科学》2022年第7期2391-2409,共19页蔡国富 彭光荣 吴静 白海军 李颖薇 许新明 龚文 李孔森 
中海油重大生产科研项目(Nos.KJZH-2021-0003-00,CCL2020SZPS0168)。
珠江口盆地新生代发育跨越浅水区至深水区、多类型的拆离断陷,其中浅水陆架区拆离断陷是探究拆离构造变形与沉积充填响应的重要窗口.基于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详细解析,对恩平凹陷低角度拆离断层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拆离构造变形的控制...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 低角度断层 拆离作用 韧性剪切穹隆 构造变形 烃源岩 石油地质学 
中国南海北部陆架区更新世晚期沉积物年代学及古环境研究——以DG钻孔为例被引量:1
《地震地质》2021年第6期1351-1367,共17页张志亮 刘金瑞 张浩博 张中保 哈广浩 闵伟 聂军胜 任治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0401)资助。
大陆架作为海陆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区,对于研究大陆的构造演化、海陆变迁、海平面升降以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不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目前对大陆架沉积物年代学及其蕴含地质信息的认识仍然不足。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
关键词:中国南海 大陆架 更新世晚期 磁化率 古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