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生物

作品数:352被引量:1474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新军陈作志董崇智陆化杰金显仕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渔业生物环境DNA宏条形码数据库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2025年第1期174-180,共7页杨艳 蓝一 刘佳敏 王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2264);天津市淡水养殖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建设项目(ITTFRSA2021000)。
利用宏条形码技术可以对环境中的DNA物种信息进行识别,从而实现生物群落分类监测和生物多样性的快速评估。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渔业生物研究领域,借助大量的DNA条形码数据材料,数据库可以将其按照一定的标准保存整理,整合多种数据库形成...
关键词:渔业生物 环境DNA宏条形码 数据库 研究进展 
春季南沙西南部陆架区主要渔业生物营养结构
《中国水产科学》2024年第12期1524-1538,共15页邱星宇 刘庆霞 陈作志 蔡研聪 戴守辉 黄洪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7359);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3TD15);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2A1515110603);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NFZX2024);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FEEL-2022-9)
本研究基于对2023年春季南沙西南陆架区渔业生物调查数据的分析,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探讨了该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的营养位置以及不同功能类群间营养生态位的重叠情况,并构建了营养级连续谱,为南沙西南陆架生态系统食物网的能量流动...
关键词:南沙西南陆架区 生态位重叠 稳定同位素 营养类群 渔业生物 
渔业生物多样性评估为目标的站位优化设计实现——以茂名海域为例
《渔业科学进展》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邓越秀 黄永恒 董建宇 陈宁 张静 王学锋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2A1515110957);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060302022301,060302022302);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海洋近海海洋生态牧场技术合作研究(12500101200021002);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创新团队项目(CCTD201803)共同资助。
渔业资源调查对于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至关重要,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在海洋中进行以生物多样性评估为目标的渔业资源调查成本高,且受到现场条件制约。因此,周密的采样站点设计是确保数据质量和调查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关键词:分层抽样 站位优化 采样设计 生物多样性 茂名海域 
夏、冬季青岛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渔业科学进展》2024年第6期13-23,共11页陈雯 苏程程 滕广亮 田洪林 赵永松 单秀娟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22CXPT013);山东省泰山学者和青岛市海洋发展局青岛近岸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共同资助。
为掌握青岛近岸海域渔业资源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青岛近岸海域2022年7―8月和11―12月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了该海域渔业资源密度及群落结构动态特征。结果显示,夏季捕获渔业生物92种,冬季捕获86种,总更替率为42.5%。夏季优...
关键词:青岛近岸 群落结构 渔业生物 关键种 食物网拓扑结构 
杭州湾北部凤鲚雌、雄繁殖群体的渔业生物学特征
《水产科学》2024年第5期793-800,共8页王淼 洪波 张丹 晏军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沪农科创字(2022)第2-1号).
为掌握杭州湾北部凤鲚雌、雄繁殖群体组成及渔业生物学特征,于2018、2019、2020年5—8月凤鲚汛期采集凤鲚样品,利用幂函数、列联表卡方分析等方法对凤鲚雌、雄繁殖群体的全长、体质量和性腺发育状况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杭州湾北部凤...
关键词:凤鲚 繁殖群体 渔业生物学 杭州湾北部 
南海北部渔业生物声学密度的底表层间差异及与多类非生物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2024年第5期602-612,共11页孙铭帅 蔡研聪 张魁 许友伟 杨玉滔 陈作志 
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1111103000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公益性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3TD0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1SD01).
本研究旨在分析南海北部渔业生物在不同水层(表层混合层和底层冷水层)间声学密度的差异,并探讨这种差异与41种非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以期为南海北部渔业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采用渔业声学方法,使用Simrad EY60分裂波...
关键词:非生物因子 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渔业声学 南海北部 
气候变化事件对头足类繁殖、年龄生长与早期生活史影响的研究进展
《水产学报》2024年第4期46-59,共14页陆化杰 陈子越 陈新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0904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6184)。
头足类是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其渔业生物学特性极易受到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气候系统中的能量主要储存载体是海洋。近年来频发的气候变化事件引发海洋环境因子变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头足类的渔业生物学特性,对头足类的渔业生产造成...
关键词:头足类 气候变化事件 渔业生物学 繁殖 年龄生长 早期生活史 影响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的珠江口南沙海域渔业生物群落营养结构研究
《生态科学》2024年第2期42-50,共9页汪慧娟 徐姗楠 张文博 黄洪辉 齐占会 程琪 刘华雪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9009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CB452904);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02030345)。
根据2015年秋季珠江口南沙海域拖网渔业生物的调查,采用碳(C)、氮(N)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珠江口南沙海域渔业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基本特征,构建了连续营养级谱,并探讨了食物网中鱼类营养级历史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珠江口南沙海域秋...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 营养结构 渔业生物 珠江口 
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被引量:3
《水产学报》2024年第4期171-190,共20页崔培东 卞晓东 张雨轩 单秀娟 金显仕 赵永松 王惠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0903);农业农村部财政项目“黄渤海产卵场调查”(125C05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6168);山东省泰山学者专项(tsqn202103135);黄渤海渔业资源与生态创新团队专项(2020TD01)。
为摸清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现状,并揭示其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于2021年4—11月在该海域开展了6航次底拖网及环境调查。运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等方法分析了海域渔业资源种类组成...
关键词:优势种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典范对应分析(CCA) 黄海北部 
渤海渔业生物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被引量:4
《渔业科学进展》2024年第2期39-49,共11页李奇龙 夏斌 隋琪 曲克明 朱琳 李玉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603022019007,2060302202300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3TD13)共同资助;山东省泰山学者专项(tsqn202211267)。
重金属污染是渤海长期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同时对渤海海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为了解渤海海域鱼类重金属污染状况,在该海域采集的渔业生物中随机选取了10种144条鱼类样本,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鱼类肌肉组织中重...
关键词:重金属 渤海 渔业生物 污染指数 人体健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