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面特征

作品数:14被引量:13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强王胜王澄海赵建华柳媛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热带气象学报》《干旱区地理》《地球物理学报》《干旱气象》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典型干旱区陆面模式模拟检验被引量:7
《干旱气象》2018年第6期921-926,共6页王胜 张强 赵建华 王兴 徐燕 白国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30426;41875022);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重大专项(GYHY201506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430206);甘肃省气象局创新团队项目(GSQXCXTD-2017-02);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干旱基金项目(IAM201714)共同资助
利用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试验(NWC-ALIEX)"敦煌站的陆面过程观测资料,基于已有的参数化结果,模拟了敦煌主要陆面特征。结果表明:典型干旱区敦煌夏季感热通量与潜热通量差异显著,感热几乎是潜热的4倍,冬季...
关键词:陆面特征 典型干旱区 可利用能量 参数化方案 
气温升高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陆面特征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8
《干旱区研究》2015年第6期1097-1102,共6页柳媛普 张强 赵建华 王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5019,41205076);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IAM201409)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设计控制试验及敏感性试验,模拟分析气温升高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陆面特征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气温升高后,该地区地-气温差基本上是减小的;土壤表层温度受影响较大,深层受影响较小;感热、潜热通量及地表热通量...
关键词:气温升高 数值模拟 陆面特征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草甸和湿地下垫面陆面特征比较分析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21期9042-9044,9073,共4页张海宏 李凤霞 周秉荣 肖宏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65007)
利用青藏高原玛多草甸和玉树隆宝湿地的观测资料,比较分析了2种不同下垫面的净辐射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土壤湿度和地表反照率的逐月日变化特征,并计算了2个地区各月地表反照率。结果表明,玛多草甸和玉树隆宝湿地净辐射通量夏秋...
关键词:青藏高原 草甸 湿地 下垫面 陆面 特征分析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夏季晴天陆面特征模拟与观测对比分析被引量:6
《干旱气象》2013年第3期457-463,共7页柳媛普 张强 王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30957;41075009);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IAM201113)共同资助
以甘肃定西为例,利用中尺度模式MM5模拟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夏季晴天的陆面特征,并与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气温、土壤热通量、辐射、感热通量的模拟结果与观测比较一致,而对比湿、地表温度、潜热通量的模拟结果与观测偏差...
关键词:MM5 陆面特征 夏季晴天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青藏高原西部冻融期陆面过程的模拟分析被引量:41
《高原气象》2008年第2期239-248,共10页王澄海 师锐 左洪超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CB42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5037;40575032);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开放基金项目;NSFC创新群体项目(40421101)共同资助
利用CAMP/Tibet中CEOP-EOP3改则站2002年10月—2003年9月的观测资料作为强迫场,运用陆面过程模式CoLM(Common Land Model),对青藏高原西部陆面特征的模拟研究表明,在高原西部地表能量平衡过程中,冬半年,感热通量占主要地位,潜热通量较小...
关键词:青藏高原西部 陆面特征 CoLM模式 土壤冻融 有效辐射 
降水条件下的典型干旱区陆面特征模拟验证被引量:8
《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第2期383-390,共8页王胜 张强 卫国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5006;40175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900)共同资助.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在敦煌双墩子戈壁站取得的观测资料及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对陆面模式中反照率、相似性函数及地表粗糙度(动量粗糙度,标量粗糙度)3个方面的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改进,然后对一次典型降水过程的陆...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 陆面过程 降水过程 反照率 粗糙度长度 可利用能量 
典型干旱地区陆面特征的模拟及分析被引量:17
《高原气象》2002年第5期466-472,共7页王澄海 董文杰 韦志刚 马文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 (G19990 43 40 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亚洲季风区海 -陆 -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 (ZKCX2 SW 2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0 175 0 2 0 )共同资助
运用NCAR -LSM (Landsurfacemodel)模式对典型干旱区—沙漠站进行了独立试验 (Off line) ,检验了LSM模式在典型干旱地区的性能 ,并分析了典型干旱地区的陆面特征。结果表明 :LSM模式对干旱地区有较好的模拟性能。在不同的季节 ,典型干...
关键词:典型干旱区 陆面过程 LSM模式 感热 潜热 大气环流 降水 
NIM陆面过程模式的研究Ⅱ:青藏高原夏季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6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19-25,共7页邵海燕 陈万隆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资助项目!(课题编号 :49375 2 48)
采用南京气象学院 (NIM) 5层陆面过程模式 ,利用 1 979年 5~ 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资料模拟和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陆面特征和地表能量特征。并将模拟值与根据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的感热和潜热以及观测得到的净辐射、土壤...
关键词:NIM5层陆面模式 青藏高原 陆面特征 数值模拟 夏季 感热 潜热 
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相互作用下陆面特征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1
《高原气象》1998年第4期335-346,共12页张强 赵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新发展的二维中尺度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数值模式(陆气耦合模式),系统地模拟了绿洲与荒漠相互作用下的陆面特征和地表能量输送特征。这一模拟结果不仅部分地验证了陆面过程野外实验的观测结果,而且还弥补了野外实验的不足,进...
关键词:干旱区 陆气耦合模式 绿洲 荒漠 相互作用 陆面 
陆面过程模式LPM-ZD及其对我国中东部地区陆面特征的模拟被引量:4
《应用气象学报》1997年第A00期58-68,共11页张晶 丁一汇 
国家"九五"重中之重项目"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陆气相互作用和东亚季风研究"
该文利用陆面过程模式LPM┐ZD和一套观测分析资料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陆面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模式LPM┐ZD比较好地模拟了该区域内不同类型植被和土壤的温、湿变量以及陆气间通量交换的日变化特征;能够合理地...
关键词:陆面过程模式 陆面特征 模拟试验 气候特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