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

作品数:3406被引量:3014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俞林波王启才管宗昌杨汉民庞慧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献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秦庄襄王避讳及相关问题研究——以《吕氏春秋》和秦简牍为中心
《文献》2025年第1期79-97,共19页陈彬彬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资助,资助编号GZC20230127。
汉唐注疏记载秦庄襄王讳“楚”为“荆”,近代以来,此说多受学者质疑。独立文本观察,难以确定“荆”字用途;使用纵向历史观察法,既微观比对《吕氏春秋》中涉“荆”故事文本,又宏观考量先秦史部、子部典籍中“楚”“荆”用字习惯,可证实...
关键词:避讳 秦庄襄王 秦始皇 《吕氏春秋》 秦简牍 
《大夏》钩沉被引量:2
《文献》2010年第3期171-175,共5页韩高年 
《庄子·天下篇》云:“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漫》,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吕氏春秋·古乐篇》亦云:“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雍塞,凿龙门,降通潦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
关键词:大夏 钩沉 大禹治水 吕氏春秋 《武》 周公 夏代  
《上博五·三德》与《吕氏春秋·上农》对校一则被引量:1
《文献》2007年第1期23-27,共5页范常喜 
新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收有《君子为礼》、《弟子问》、《三德》等七篇竹书,共有120馀支简。不仅文献内容丰富,涉及的领域众多,与今本文献多有可互相发明之处,而且其字形写法、简次编联、特殊的标记符号等等...
关键词:吕氏春秋 对校 上博 文献内容 标记符号 楚竹书 馆藏 出版 
《吕氏春秋》成书考被引量:5
《文献》2003年第1期9-17,共9页黄伟龙 
<吕氏春秋·序意>云:"维秦八年,岁在涒滩,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请问<十二纪>."关于<十二纪>的成书时间,<序意>本文给出了明确答案,是秦八年.
关键词:《吕氏春秋》 《吕览》 成书时间 
略论《吕氏春秋》的编辑特点
《文献》2000年第3期20-30,共11页王启才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吕不韦利用门客有组织、有计划集体编纂的一部政治书.据其《序意》"维秦八年,岁在涒滩……良人请问十二纪"可知,该书写成于公元前241年,就目前所知,这是先秦唯一可确考成书年代的子书.……
关键词:《吕氏春秋》 王启才 主编 先秦思想 《吕览》 编辑人员 编辑特点 吕不韦 
略论先秦诸子典籍的史学价值
《文献》1998年第4期138-147,共10页刘重来 
先秦诸子的著作,经西汉末刘向、刘歆整理,载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的有140家,而流传至今的,不过20余种,其中主要有《管子》(管仲)、《邓析子》(邓析)、《墨子》(墨翟)、《老子》(老聃)、《文子》(老子弟子)、《关尹子》(关尹喜)...
关键词:先秦诸子 史学价值 孔子 汉书·艺文志 吕氏春秋 韩非子 史料价值 荀子 孟子 史学理论 
点校举正
《文献》1998年第1期191-208,共18页钟肇鹏 
整理古籍不易,作一部书的校注集释,从版本的搜集、校勘,汇聚众家之说加以爬梳整理,最后加以断案,一般少则几年,多者数十年,甚至费尽毕生精力,才完成一部书。如汪荣宝的《法言义疏》就是用毕生之力完成的。他自己说:"此书竟成,虽死无憾已...
关键词:点校 公羊传 吕氏春秋 整理古籍 举正 高诱注 校正 庄子 订正 后汉书 
释“天位殷适”
《文献》1996年第4期122-122,共1页刘运兴 
《诗经·大雅·大明》曰:"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传曰"纣居天位,而殷之正适也。挟,达也"。失之。今案"挟"当训"持"。《说文·手部》曰:"挟,俾持也。"《楚辞·九歌·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王逸注曰"言身虽死,犹带剑持...
关键词:高诱注 吕氏春秋 王逸注 逸周书 说文 九歌 诗经 楚辞 手部 字音 
孔子作《春秋》即“春秋传”说初证被引量:2
《文献》1994年第3期102-120,共19页姚曼波 
孔子作《春秋》,孟子和司马迁言之甚详。但孔子作的《春秋》,并非"春秋经",而是"春秋传"——即今以左氏命名的"左传"蓝本。其实,对"春秋经"非孔子作这一点,从唐代刘知几开始,就以"惑经"为名作了初步的证明。
关键词:孔子 左传 吕氏春秋 春秋传 司马迁 十七年 孟子 太史公 史记 齐桓公 
古车车名疏要被引量:1
《文献》1994年第1期136-143,共8页王作新 
"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人类社会的漫漫征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辙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据传黄帝时已知作车(参谯周《古史考》),而春秋薛国始祖奚仲就曾是夏的车正(见《左传·定公元年》及《荀子·解蔽》、《吕氏...
关键词:左传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吕氏春秋 杜预注 汉代 交通工具 人类社会 周礼 大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