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鱼腥藻

作品数:18被引量:8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储昭升于建伟张卫杨敏陈克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陕西省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科学》《淡水渔业》《环境科学研究》《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双通道放电低温等离子体灭活螺旋鱼腥藻研究被引量:1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22年第3期80-87,94,共9页蒲思川 边娜 刘钊 贺佳 师兰婷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8JK0357,20JK0654);陕西省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储层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XSYU-HJ-2020-001);西安工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S1402)。
针对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利用双通道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蓝藻水华优势藻之一的螺旋鱼腥藻进行灭活研究。在电极-液面间距2 mm,放电时间5 min,液层厚度10 mm,溶液初始浓度0.35,pH值为弱碱性的条件下,螺旋鱼腥藻的灭活率可达90%以上,并且处...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 螺旋鱼腥藻 灭活效果 理化性能 
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去除螺旋鱼腥藻的研究被引量:3
《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第9期2820-2825,共6页吕丽萍 乔俊莲 张龙 
上海市科委项目(No.14231200400)~~
以水华优势藻螺旋鱼腥藻为对象,研究不同高锰酸钾浓度氧化下,藻光合作用能力,藻液中Mn浓度,胞外有机物三维荧光和分子量分布的变化.研究发现高锰酸钾氧化作用主要在1 h内完成,1 h后藻液中残余Mn的含量达到1.23%~5.98%.藻光合能力随着...
关键词:螺旋鱼腥藻 预氧化 混凝 荧光光谱 分子量 
氮磷限制条件下螺旋鱼腥藻伪空胞合成及其浮力特征被引量:3
《环境科学研究》2015年第2期228-233,共6页王宁 储昭升 代然 孔祥云 施春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3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938007)
伪空胞的合成与破裂是蓝藻浮力调节的主要方式.为研究固氮蓝藻浮力的形成及其调节能力,以螺旋鱼腥藻为代表,在外压作用下将螺旋鱼腥藻伪空胞压破,分别在氮限制〔ρ(TN)为1.65 mg/L,ρ(TP)为1.780 mg/L〕、磷限制〔ρ(TN)为16.50 mg/L,ρ...
关键词:伪空胞合成 迁移速率 漂浮率 
氮磷限制条件下螺旋鱼腥藻产生土嗅素特征研究被引量:4
《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第4期1026-1030,共5页贾晓燕 刘聪 储昭升 庞燕 胡小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50938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8341)
采用批量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螺旋鱼腥藻在氮限制和磷限制条件下生长与土嗅素的产生特征.在磷限制条件下螺旋鱼腥藻的生长速率降低,不易生成异形胞;而在氮限制下鱼腥藻生长良好,并生成异形胞,异形胞形成的比例为3.5%-4.4%.在磷限制和氮限...
关键词:螺旋鱼腥藻 磷限制 氮限制 土嗅素 叶绿素A 
磷和铁对洋河水库螺旋鱼腥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生态科学》2013年第1期115-119,共5页刘海陆 徐颖 刘建辉 李芸 
国家自然基金(51174266)
以有机磷(β-甘油磷酸二钠盐)为磷源,通过添加的不同营养物质(高浓度铁、厌氧底泥浸出液、微量元素),比较螺旋鱼腥藻的生长差异,找寻洋河水库限制螺旋鱼腥藻最大生物量的营养因素,进而评价磷和铁对螺旋鱼腥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和...
关键词:螺旋鱼腥藻 有机磷  厌氧底泥浸出液 微量元素 
洋河水库水华优势种演替的原因分析被引量:3
《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第9期1989-1993,共5页赵伟 李涵 许秋瑾 席北斗 魏自民 储昭升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09090482;00909054);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6-001)
针对鱼腥藻和微囊藻这2种洋河水库水华暴发常见优势藻,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及硝态氮浓度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温度15~25℃,硝态氮浓度0.05~10 mg/L的范围内,温度的升高、硝态氮浓度的增加,对鱼腥藻的生长影响不明显,却能够明显地...
关键词:洋河水库 螺旋鱼腥藻 微囊藻 温度 硝态氮 
不同营养源条件下螺旋鱼腥藻生长与产嗅特征研究被引量:11
《环境科学》2011年第8期2254-2259,共6页于建伟 陈克云 苏命 杨敏 刘代成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专项(20084671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08171;50938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6CB403306)
蓝藻次生代谢产物所导致的嗅味问题已成为饮用水的主要水质问题之一,然而不同种属蓝藻的产嗅特征往往差别明显.本研究将从洋河水库中分离得到的可高产土臭素(geosmin)的螺旋鱼腥藻(Anabaena sp.)进行扩大化培养,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源条件...
关键词:螺旋鱼腥藻 土臭素 氮源 磷源 营养盐 
不同形态氮对洋河水库螺旋鱼腥藻和惠氏微囊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第12期1494-1498,共5页李涵 许秋瑾 储昭升 张亚丽 蒋丽佳 
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9145;200909048)
利用室内培养试验比较研究了硝酸盐氮和氨氮对洋河水库螺旋鱼腥藻和惠氏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ρ(氨氮)和ρ(硝酸盐氮)均在0.05~10 mg/L内时,螺旋鱼腥藻的生长曲线无显著性差异,氨氮更有利于螺旋鱼腥藻的生长;在0.05~10 mg/L内,...
关键词:螺旋鱼腥藻 惠氏微囊藻 硝酸盐氮 氨氮 比生长速率 
螺旋鱼腥藻土嗅素的产生和分布规律被引量:6
《中国环境科学》2009年第10期1082-1085,共4页刘妍娟 储昭升 金相灿 曾清如 梁存珍 郭伟锋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专项(200809145)
在12L玻璃瓶中,对富营养底泥培养条件下螺旋鱼腥藻生长时土嗅素的产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螺旋鱼腥藻生物量增加,土嗅素产生量增大,最大浓度可达626ng/L,远超出人体可感知浓度(10ng/L).嗅味物质在螺旋鱼腥藻生物量出现最大值...
关键词:螺旋鱼腥藻 土嗅素 分布 产生 
洱海螺旋鱼腥藻生长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9
《水生生物学报》2009年第3期385-390,共6页常锋毅 潘晓洁 康丽娟 沈银武 李敦海 刘永定 
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AA305A0402;973项目(2008CB418002);中科院创新课题KZCX1-YW-14-1和KZCX2-YW-426资助
近年来,洱海正处于中营养水平向富营养湖泊的过渡阶段,蓝藻水华也频繁发生。本文作者在洱海大规模水华暴发期间,分离、纯化了水华优势种螺旋鱼腥藻,并对其生长生理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探讨洱海鱼腥藻水华发生的环境影响因素提供...
关键词:螺旋鱼腥藻   光照强度 温度 PH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