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北斗

作品数:506被引量:5702H指数:3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地下水堆肥生活垃圾重金属水溶性有机物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园林垃圾对市政污泥热解过程减量及含碳物质变化的影响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5年第1期289-296,共8页于涛 俞存天 张婷 肖懿 李东阳 杨天学 黄启飞 席北斗 卢欢亮 
广东省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粤财资环〔2023〕12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项目(2022-YRUC-01-050205-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D1100301-04)。
市政污泥(SS)的高含水率、高灰分、高热解耗能、低产物品质等特点,制约其热解资源化技术的应用。向SS中添加比自身热值和有机物含量更高的园林垃圾(GW)进行共热解,通过热重分析仪、气相色谱质谱仪等测定其减量效果与物质组成,并采用Coat...
关键词:市政污泥 园林垃圾 共热解 动力学 碳素形态 
电场对复合污泥堆肥中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环境科学研究》2024年第11期2590-2598,共9页常昊宇 席北斗 孙晓杰 陈姝昕 王妍 谭知涵 张军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8GXNSFGA28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868011)。
为深入理解电场如何调控堆肥中胡敏酸(humic acid,HA)的形成及其电子转移能力(electron transfer capacity,ETC),本研究采用施加5 V直流电场(电场组)和未施加电场(对照组)两种方式对污泥和玉米秸秆进行了为期30 d的堆肥处理,采用紫外可...
关键词:电场 堆肥 电子转移能力 胡敏酸 结构组成 平行因子分析 
热解系统碳排放削减技术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2024年第S01期479-503,共25页陈王觅 席北斗 李鸣晓 叶美瀛 侯佳奇 于承泽 魏域芳 孟繁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20105009)。
热解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资源化产物多样、不易产生二[口恶]英、碳素有效转化率高的特点,已被中国多部委推荐应用于典型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快速处理与处置中。针对传统热解系统在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过程中不稳定、产物品质差、热能利用...
关键词:热解 碳减排 碳基材料 耦合工艺 计算机模拟 整体优化 
生活垃圾收运环节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研究被引量:2
《环境科学研究》2024年第5期1127-1136,共10页汪楚乔 史晓凯 李艳萍 张昕 杨天学 龚天成 席北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9YFC1906000);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o.2022YSKY-15)。
科学合理的碳核算方法是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生活垃圾分类下收运环节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系统性核算方法有待完善.为了科学核算分类下生活垃圾收运环节温室气体排放,该研究依据《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及《温室...
关键词:生活垃圾 收运 温室气体 核算方法 
基于TMVOC模拟的大气压力波动对土壤中苯迁移转化影响研究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4年第2期510-519,共10页徐昕 孙源媛 席北斗 郑明霞 丁鸿羽 苏婧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1807102)。
为探究大气压力波动下苯系物(BTEX)的迁移转化规律,提升石化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水平,以西北某炼化场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土柱试验与TMVOC软件模拟,开展BTEX泄漏模拟,研究不同大气压力波动幅度下苯在包气带与含水层中的迁移转...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包气带 大气压力波动 TMVOC 
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亲水性组分的光谱和电化学特征被引量:3
《环境科学研究》2024年第2期397-406,共10页常昊宇 谭知涵 孙晓杰 张军 邢美燕 董滨 席北斗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8GXNSFGA28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868011)。
为了探讨污泥堆肥过程中亲水性组分(hydrophilic fraction,HyI)的结构组成和电子转移能力的变化规律和机理,本研究以污泥堆肥过程中的HyI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三维荧光光谱(3D-E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二维...
关键词:堆肥 亲水性组分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三维荧光光谱(3D-EEM) 光谱特征 电子转移能力 
我国污染场地中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修复进展被引量:7
《环境工程》2024年第1期166-176,共11页陈雅婷 赵昕宇 李艳红 张传严 党秋玲 席北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0001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030704);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1901K002)。
新污染物在土壤中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积累性等特征,广泛存在于我国污染场地中。对污染场地土壤中新污染物的研究现状、迁移转化机制和修复进程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对典型新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来源和生物毒性进行详细讨论,并...
关键词:污染场地 新污染物 迁移 转化 修复技术 
高温厌氧消化技术处理餐厨废弃物的工程应用
《中国环保产业》2023年第10期44-47,共4页易志刚 席北斗 彭星 李盼宋 杨天学 谢璨 张博武 杨津津 
高温厌氧消化产沼技术是餐厨废弃物处理行业中有效的能源化利用方式,但其实际应用案例相对较少,本文通过研究某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项目高温厌氧消化产沼技术发现:(1)在进料负荷总体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90 000—114 230mg/L),系统仍能...
关键词:餐厨废弃物 高温厌氧消化 高负荷 高产气率 系统稳定 
地下水回补环境污染风险研究进展被引量:3
《环境科学研究》2023年第9期1643-1653,共11页贾永锋 尚长健 廉新颖 臧永歌 冯帆 席北斗 姜永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9YFC1806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907178)。
地下水回补是缓解水资源危机保障水资源利用弹性的有效方式.科学认识多水源多路径回补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是地下水安全可持续回补的关键.地下水回补过程对污染物具有降解作用,但也存在直接与次生污染的双重风险.直接污染来源于回补水及...
关键词:地下水回补 新污染物 次生污染 氧化还原 风险评估 
间歇通风对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腐殖质电子转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中国环境科学》2023年第5期2393-2403,共11页莫锦韬 李军 路一鸣 张军 席北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68011);广西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18GXNSFGA281001)。
选取连续通风和间歇通风两种不同的供氧方式进行好氧堆肥,分析污泥堆肥腐殖质富里酸(FA)和胡敏酸(HA)光谱特征和还原容量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连续通风处理相比,间歇通风处理促进了类蛋白质的分解和类腐殖质的形成,增加了电子转...
关键词:城市污泥 好氧堆肥 腐殖质 电子转移能力 间歇通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