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

作品数:1268被引量:2009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刘冠军丁堡骏黄云明贺汉魂顾海良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河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经济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阐释
《新丝路》2025年第10期0045-0047,共3页李晓宇 
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迈入数字时代,经济领域与数字信息的紧密结合催生了数字经济这一新型发展模式。数字经济的迅速崛起催生了数字劳动这一新型劳动形态,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文章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出发,明确数字...
关键词:数字经济 数字劳动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正义观及其对劳动幸福的现实观照——兼论新时代高校劳动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齐鲁学刊》2025年第2期48-56,共9页贺汉魂 赖明珠 
湖南省教育规划重点项目“贯彻马克思劳动伦理观推进新时代学校劳动观教育研究”(XJK22ZDJD37)。
马克思强调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活动,这是劳动幸福命题成立的根本理论依据。劳动应是实现劳动幸福的正义劳动,包括劳动过程正义与劳动后果正义两大方面,马克思劳动本质论说明了实现劳动幸福的劳动是劳动的有用性超过其有害性的劳动。马克...
关键词:马克思 劳动正义 劳动幸福 劳动教育 
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整体逻辑及其对中国式现代化劳动关系推进的启示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3-29,共7页张雷 李晓晓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资本论》经济正义观及其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2BKS005)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是一个结构完整、论证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一逻辑体系的起始点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其逻辑突破点是以唯物批判揭示异化劳动,其逻辑支撑点是制度突破寻求劳动解放,其逻辑归宿点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通过这四个逻...
关键词:劳动正义 异化劳动 劳动自由 人的解放 
数字劳动的生产性批判: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视角
《理论导刊》2025年第3期105-111,共7页杨煌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研究”(24CDJ047);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力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研究”(24DJ15)。
数字劳动的产生和发展源于20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和重大创新。在资本主导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数字劳动的生产性表现为它对资本价值的创造,但更为深层的逻辑是再生产出新型资本—劳动关系,使得“消费直接也是生产”的场景更...
关键词:数字劳动 劳动价值论 异化劳动 平台资本 
数字资本主义价值来源的四重解释路径——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被引量:2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21-35,共15页夏鑫雨 
当代左翼学者对数字资本主义的价值来源展开了研究。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数字资本从平台用户的“一般智力”中攫取剩余价值;传播政治经济学认为数字资本通过无偿占有平台用户的“数字劳动”来攫取剩余价值;租金理论认为数字资本凭借...
关键词:数字资本主义 劳动价值论 金融化 平台经济 
人工智能挑战背景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时代化审思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5年第2期45-57,151,共14页于天宇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3CKS034)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人工智能因其类似于人的智慧能力,逐渐呈现出对人类劳动者全面替代的可能性。有观点认为,这不仅是对人类劳动主体性的挑战,更试图通过否定劳动创造价值,挑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事实上,人工智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产物,是人类...
关键词:劳动 价值 剩余价值 人工智能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正义观下数字劳动正义困境探赜被引量:1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26-138,共13页张风帆 熊桐建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LLMLB057)。
数字与资本的合谋造就了当下劳动的畸变,劳动创造幸福的发展逻辑已然被资本所钳制,其在劳动资料和对象持有、劳动活动过程、劳动产品分配和劳动主体关系层面皆面临全新的正义危机。马克思始终秉持“现实的人”的发展逻辑,立足于工人阶...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正义观 数字劳动 数字资本 困境 
数字劳动的特征、实质及其启示——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阐释
《工会理论研究》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卢子轩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青年项目“数字时代的生命政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3NDJC006Z)的研究成果。
劳动的数字化转型引起关于数字劳动形式的广泛争论,各个学派都试图阐释这一新的“劳动形式”的理论可能。传播政治经济学对于数字劳动的活动方式与社会影响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数字劳动的双重特征,但忽略了马克思剥削理论的经济学地基,...
关键词:数字劳动 非物质劳动 价值形式 数字经济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理论视角下的人工智能
《新丝路》2025年第6期0054-0056,共3页李家诺 
文章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三个维度,即劳动本体论、劳动价值论、劳动解放论对人工智能的本质进行分析。从劳动本体论视角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劳动的主体地位构成挑战,同时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的主体地位。从劳动价值论视角来看,人...
关键词:劳动本体论 劳动价值论 劳动解放论 人工智能 
论零工劳动的新异化及其矫正路径——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0-14,共5页段静怡 邓伯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域中的零工劳动研究”(xcxjh20231706);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党建研究专项“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网络空间舆情治理研究”(2022SJQTZX0020)。
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就业方式的灵活多变,使得零工劳动在市场中迅速发展并占有一席之地。零工劳动以平台为依托,借助算法的力量精准匹配用工方与零工劳动者,高度契合多方劳动需求。零工劳动与平台的密切联系,致使平台资本能够凭借算法...
关键词:零工劳动 新异化 矫正路径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