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观

作品数:1180被引量:92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曹富雄周向军杨斌梁树发张传泉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个结合”视域下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生成逻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25-30,共6页周千猷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原创性贡献研究”(23CKS001);湖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百年演进与基本经验研究”(22YBQ086)。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从内容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政治观等方面高度契合;从思维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都具备重视实践、...
关键词:两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 
维特根斯坦的马克思主义观批判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4-21,共8页夏国军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自筹项目“蒯因哲学前沿问题研究”(项目号:2022ZZX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受凯恩斯的影响,维特根斯坦关注到列宁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赞赏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宗教,意味着对欧洲没落文化或文明的革命。他们简单地把列宁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混同为宗教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宗教是饱受现世的苦难折磨且难以摆脱...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宗教 信仰 文化 
铁人王进喜朴素的马克思主义观
《源流》2024年第22期49-51,共3页李勇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工作中灵活运用,指导具体实践,为祖国石油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探讨王进喜朴素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他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活精神,对于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学习铁人精神...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铁人王进喜 实践 
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观的创造性发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李国泉 盛雨笛 
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1YJC710005)的阶段性成果。
邓小平作为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也在这一进程中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内涵。在邓小平诞辰120周年之际,再探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的思想贡献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观 思想贡献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发表时间考
《文史精华》2024年第11期41-45,共5页赵学作 
创作背景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县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
关键词:东渡日本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早稻田大学 主要创始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 本科学习 李大钊 乐亭县 
唯物史观与邓小平理论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2024年第5期78-90,168,共14页李景源 
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觉醒。伟大觉醒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原因,理论上的变革是其首要的思想条件。研究邓小平理论,要紧紧把握住他关注的基本问题,即不能离开邓小平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两大问题的提出和解...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观 社会主义观 唯物史观 
中国共产党首次公布政治主张
《党史纵横》2024年第9期32-32,共1页周铁钧 
1922年,中国社会动荡、危机严重,各路军阀拥兵自重,相互攻击。面对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的劳苦大众和满目疮的中华大地,中国共产党人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思考、分析中国面临的困境,探索、论证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观点 革命纲领 救国救民 社会动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民族团结 中国共产党 面临的困境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时代人物》2024年第26期0004-0007,共4页蒙丹 
本文主要梳理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来源渠道、马克思主义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学习马克思主义 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点以及进行理论工作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论述,这些论述在今天仍然有其现实指导 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观 
从“两个结合”中透析马克思主义观的三重维度
《党史文苑》2024年第9期92-94,共3页陈瑜 赵波洋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在机理、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回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现实诉求的基础上,对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所作出的重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规律性认识 历史维度 马克思主义观 三重维度 现实启迪 重要理论意义 现实维度 
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视角下分析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7期772-777,共6页刘鑫 牛红亚 刘佳仪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和跨学科方法的广泛应用,韩礼德(M. A. K.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为语言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然而,系统功能语言学与马克思主义观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
关键词: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韩礼德 系统功能语言学 马克思主义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