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麝

作品数:128被引量:33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孟秀祥杨奇森冯祚建冯金朝徐宏发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甘孜州白玉县马麝源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中国动物保健》2025年第2期243-244,共2页范斌 周贵凤 肖启程 唐灿 陶明雪 
四川民族学院康巴文化研究中心2024年度校办特色科研孵化项目“白玉县野生马麝的肠道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KBFH2415)。
马麝是我国特有种,为了解野生马麝的肠道菌群,并对其耐药性特点进行检测分析,本试验采集甘孜州白玉县野外马麝粪便进行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并获取了16株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发现,菌株对诺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多粘菌素B高度敏...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分离鉴定 马麝 耐药性分析 
青藏高原东北缘濒危马麝迁地保育种群繁殖成效与社会性和社会网络的关系
《生态学报》2024年第15期6417-6423,共7页周鑫 吕青昕 桑珠扎西 扎西 周密 黎勇 孟秀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0489,32211530443)。
麝类驯养是濒危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迁地保育及保障药用麝香安全的重要方式,其前提和基础是深入了解制约迁地保育马麝繁殖成效的关键因素及与社会性和社会网络特征的关系。于2022年7月1日—8月31日期间,采用焦点取样和所有事件...
关键词:迁地保育 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 平凉马麝繁育中心 社会性和社会网络 繁殖成效 
圈养马麝的攻击性与粪样类固醇激素水平及麝香分泌的关系
《兽类学报》2024年第3期344-350,共7页王晓龙 吴佳忆 周鑫 吕青昕 申立泉 耿硕 孟秀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0489,32211530443)。
动物行为的发育和表达受激素调控,动物的攻击性等个性特征与其激素水平关系紧密,并影响其生长和繁殖。本研究于2021年10月2日至12月15日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兴隆山马麝繁育中心53头圈养雄性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
关键词:马麝 攻击性 粪样类固醇激素 麝香分泌 麝香酮 
人工取香操作对圈养马麝的行为生理效应
《动物学杂志》2024年第3期379-386,共8页黄维 吴佳忆 申立泉 周鑫 吕青昕 覃雨虹 袁乃秀 曾凡刚 孟秀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2170489,32211530443)。
驯养是濒危麝类动物(Moschus spp.)迁地保育和可持续供给药用麝香的有效方式,具相关资格的麝养殖单位对圈养麝进行人工取香是每年进行的麝类驯养和麝香生产管理活动之一。本研究对甘肃省兴隆山马麝(M.chrysogaster)繁育中心的46头参与...
关键词:马麝 圈养 人工取香 行为生理应激 年龄 
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东缘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生境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2024年第6期1920-1927,共8页李海萍 昝僚 周鑫 张荣红 王功 祁军 孟秀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0489,32211530443);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次科学考察项目资助。
人类活动可对野生动物的生境适宜性及生境利用格局产生显著影响,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乃至避免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过度干扰。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其主要保护对象野生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
关键词:马麝 生境适宜性 人类活动 潜在适宜生境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马麝出血症组织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保护性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2024年第3期78-81,共4页马海云 张玉清 郭潞莎 包世俊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YF3NA015);甘肃农业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010733009)。
马麝病毒性出血症(Moschus chrysogaster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McVHD)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出血性传染病,给马麝驯养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马麝种群的繁育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了提高对马麝出血症的防控能力,需...
关键词:马麝出血症 灭活疫苗 白油佐剂 
基于MaxEnt模型的兴隆山保护区野生马麝秋季生境适宜性评价被引量:4
《生态学杂志》2024年第1期299-304,共6页林宏东 郑启泽 申立泉 王功 刘瑞 张学炎 祁军 张爱萍 孟秀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0489);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次科学考察项目资助。
生境适宜性评价对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的重要分布区,为了解该保护区野生马麝的生境状况,本研究利用红外相机于2021年秋季在兴隆山保护区采集...
关键词: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最大熵模型 生境适宜性 秋季 
甘肃兴隆山野生马麝夏季卧息生境选择被引量:2
《生态学杂志》2023年第7期1699-1704,共6页申立泉 高浩翔 王功 刘瑞 祁军 张学炎 王春玲 吴佳忆 孟秀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0489,31672300);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第二次科学考察项目资助。
生境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基底,卧息地是动物生境利用中的重要构成,野生动物对卧息地的选择和利用与其繁殖成功率和种群动态关系密切。为确定野生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夏季卧息地的生境特征,于2021年7月1日至8月25日期间对甘肃兴隆山...
关键词: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选择指数 生境特征 生态需求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麝夏季种群分布与生境适宜性的关系被引量:2
《野生动物学报》2023年第2期284-289,共6页高浩翔 申立泉 刘瑞 王功 张爱萍 陈蕾 张毅祯 张学炎 祁军 王春玲 林宏东 孟秀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0489,32211530443);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次科学考察项目。
掌握自然保护区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的分布、种群大小及与生境适宜性的关系是对濒危马麝开展可持续就地保护的前提和基础。2021年7月1日—8月25日,采用样线法和粪堆计数法对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马麝种群进行调查,分析马麝...
关键词:马麝 种群动态 生境适宜性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野生马麝的冬季卧息地生境特征被引量:1
《动物学杂志》2023年第2期209-217,共9页王功 申立泉 高浩翔 吴佳忆 耿硕 刘瑞 王春玲 张爱萍 陈蕾 张毅祯 祁军 张学炎 孟秀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2170489,32211530443);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次科学考察项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青年人才计划项目。
生境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基底,卧息地是野生动物重要的功能性生境。为深入了解野生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冬季卧息地生境的特征及选择利用,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对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马麝的功能性生境开展了基于生...
关键词:马麝 冬季 卧息地生境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