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状体

作品数:47被引量:13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樊磊苏俊张晓东陈丽梅李昆志更多>>
相关机构:电化株式会社华中农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草业科学》《基层农技推广》《阅读》《西北植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杨属叶表皮毛状体微形态特征
《植物研究》2024年第3期341-348,共8页吴恙 崔兴勇 苑福林 张志翔 尚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2001247)。
为讨论叶表皮毛状体特征的分类学价值和系统学意义,借助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杨属(Populus)33个物种的叶表皮毛状体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杨属物种叶片毛状体整体上是非腺状的、简单的、基底固定的;除胡杨(P.euphratica)叶...
关键词:杨属 叶片表皮毛 微形态特征 系统学 分类学 
植物毛状体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2023年第21期7215-7224,共10页钟姗辰 武舒 王黎 苏晓华 张冰玉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8ZX0802000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710)共同资助。
毛状体是植物地上部的特化的表皮细胞结构,在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着各种作用,如提高耐寒性和耐旱性、抵御紫外线和昆虫食草动物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植物表皮细胞起始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渐渐明了,尤其是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代表的单...
关键词:毛状体 表皮细胞 分子模式 基因调控 
封面故事
《菌物学报》2022年第8期M0002-M0002,M0004,共2页
苹果霉心病是苹果的重要病害,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认为苹果霉心病菌主要在苹果花期侵染,但是生产上花期防治控制效果不佳。利用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荧光标记菌株对新红星品种研究发现,粉红聚端孢的侵染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
关键词:苹果霉心病 膨大期 萼筒 毛状体 封面故事 苹果花期 花柱 心室腔 
茶树CsbHLH024和CsbHLH133转录因子功能鉴定
《茶叶科学》2022年第3期347-357,共11页刘任坚 王玉源 刘少群 舒灿伟 孙彬妹 郑鹏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0202029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A030313089、2021A1515012091)。
茶树叶片毛状体含有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在茶叶外观质量以及茶树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双荧光分子互补(BiFC)试验、GUS活性染色试验以及过表达试验对茶树叶片毛状体相关候选基因CsbHLH024和CsbHLH133的功能进行鉴定...
关键词:茶树 毛状体形成 CsbHLH024 CsbHLH133 分子调控 
日本名古屋大学揭示拟南芥毛状体细胞引起机械刺激诱导的免疫反应
《蔬菜》2022年第4期50-50,共1页
日本名古屋大学Yasuomi Tada等研究发现了由毛状体作为机械感知细胞所触发的植物免疫过程的早期反应。当毛状体感受到机械力刺激时,细胞间的钙波开始从毛状体传播,进而激活CAMTA3依赖的免疫反应。由于MPK3/MPK6介导机械敏感基因WRKY33...
关键词:早期反应 免疫反应 机械刺激 毛状体 植物免疫 TA3 磷酸化 敏感基因 
植物叶表毛状体对空气PM净沉降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城市林业》2021年第6期35-40,共6页徐晓丹 马志影 张杰 郑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滇山茶多倍性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31660228);滇山茶八倍体栽培品种的起源及进化研究(32060093)。
叶片是植物沉降空气颗粒物(PM)的主要器官,而叶表PM的雨水洗脱被认为是叶片对空气PM的净沉降。多毛的叶面具有较强的捕获空气PM的能力,但可能并不利于叶表PM的雨水洗脱。研究通过采集美国华盛顿特区宪法大道西北段步道两侧的6种园林植...
关键词:植物叶表毛状体 PM_(2.5) PM_(10~100) 降尘 洗脱率 光滑叶片 
罪魁祸首不只是果毛--悬铃木毛的探究
《生命世界》2021年第12期28-29,共2页沈卓民(文/图) 张佳琪(文/图) 
在大多数人眼中,悬铃木飘的毛仅仅是黄褐色的果毛,实际上,悬铃木的毛多着呢!按毛着生的部位来分,除了果毛,悬铃木还有叶毛、枝毛及芽鳞毛。各种毛均为表皮毛,由果、叶、枝及芽鱗等器官的表皮细胞产生,在芽内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
关键词:悬铃木 芽鳞 毛状体 表皮毛 果毛 表皮细胞 细胞分裂 罪魁祸首 
水稻表皮毛状体发育研究进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1年第6期00007-00010,00013,共5页董陈文华 杨君 张丽梅 玉香叫 龙华 
文章综述了近10年水稻毛状体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目前水稻表皮毛状体的类别、特点以及其发育涉及的分子调控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特殊毛状体材料在水稻品种改良、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为研究稻种演化及其分子系统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水稻 毛状体类型 毛状体发育基因 分子调控机制 
叶片吸收水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植物生理学报》2021年第1期19-32,共14页潘志立 郭雯 王婷 李永萍 杨石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60118、31760114和31800334);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230700120);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2019FD004);云南大学“东陆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18YDDLQN69);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中省优秀青年培育项目(2018YDJQ024)。
叶片吸收水分(foliar water uptake, FWU)是植物通过叶片"逆蒸腾作用"吸收和利用空气水分的现象。近年来, FWU一直是植物生理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几乎所有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都存在FWU生理过程。FWU对植物个体、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水分及...
关键词:叶片吸收水分 水分平衡 气孔 角质层 毛状体 生理生态学意义 
中国黄耆属糙叶组叶表皮毛状体微形态学特征被引量:4
《西北植物学报》2018年第9期1646-1658,共13页黄姗 杨韩 苏春 常朝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155;30270106;31300158)
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产黄耆属糙叶组34种植物的叶表皮毛状体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布进行了观察,以探讨中国黄耆属糙叶组物种表皮毛微观形态的变异式样及其分类学意义,为糙叶组物种的分类鉴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除乳白花...
关键词:黄耆属糙叶组 叶表皮毛 微形态学 分类学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