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社会

作品数:237被引量:81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红涛展宁邵培仁常江白红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媒百家——王敏芝
《传媒观察》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王敏芝,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社会学、数字社会与新媒体传播等。近年来相关学术成果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与前沿性:聚焦数字社会与技术批判:着眼数字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主持国家社科基...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陕西师范大学 媒介使用 新媒体传播 媒介社会学 高校文科 重要学术刊物 《新华文摘》 
数字时代的深度媒介化:媒介社会学的新面向
《科技传播》2025年第4期9-13,共5页葛小雨 
研究简要梳理媒介化概念的流变历程,通过既有研究来分析数字时代个体与组织的媒介实践,阐释媒介下沉为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后,如何因其独特的“媒介逻辑”而具备建构社会的能力。研究认为,当媒介和社会成为问题的两个方向,才能形成一种...
关键词:深度媒介化 媒介社会学 数字化 媒介实践 
数字时代媒介社会学的理论前沿与实践进路——剑桥大学社会学家约翰·汤普森访谈录
《新闻大学》2025年第2期107-116,121,共11页周琼 郭浩田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共危机下网络社群信息传播与社会舆情引导研究”(20BXW073);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社群动员和社会心理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约翰·汤普森是剑桥大学社会学系媒介与文化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他认为激发社会学、社会理论和媒体研究之间的辩论和对话非常重要。首先,他认为媒介形塑现代社会,并提出“媒介化互动理论”,关注传播如何涉及各种行动和互动,以及这些行动...
关键词:数字革命 网络社会 媒介社会学 媒介化互动 媒介素养 
Web3.0语境下的社会学理论重构与实践探索——评《媒介社会学》
《传媒》2024年第24期I0004-I0004,共1页王瑞琦 
黑龙江大学2024年学生学理论课题立项项目“社会工作视角下青年发展支持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指导”(项目编号:202403);黑龙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直播电商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4068)的研究成果。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新一轮升级,信息全球化发展势不可挡,由此带领世界走向了数字化传播的新阶段,媒介这个概念已经渗透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社会与媒介密不可分,研究传播媒介的作用以及社会对媒介的影响意义非凡。由韩瑞霞所著的《媒介...
关键词:媒介社会学 数字化传播 短视频 WEB3.0 信息全球化 信息技术 报纸杂志 社会学理论 
视频化生存:短视频视域下的媒介观察
《海河传媒》2024年第6期51-56,共6页宗青 
苏省教育厅202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网络暴力行为的多元规制研究”项目号[2023SJYB0639]研究成果,主持人为宗青。
短视频全面嵌入社会生活,成为公众进行影像化表达和数据化生存最为主要和重要的方式,人类的生存场景及社会关系得以重构。短视频作为一套新的符码系统,以“技术的跃升”实现“受众的延伸”,其本体功能从“信息获取”延展至“社会交往”...
关键词:短视频 视频化生存 人体延伸 媒介社会 
新型主流媒体的社会焦虑疏导路径建构
《青年记者》2024年第11期39-44,共6页曾振华 邓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型主流媒体的社会焦虑疏导研究”(批准号:23BXW068)阶段性成果。
社会焦虑是当代中国转型期无法回避的社会心理问题。数字媒介环境加剧了社会焦虑的传播与感知,包括社会竞争焦虑、人际关系焦虑、自我认同焦虑。社会转型、私域侵占公域、去中心化的传播实践是社会焦虑产生的动因,社会偏见、不信任、不...
关键词:社会心态 平台 疏导对策 社会情绪治理 媒介社会 
从部落文化到媒介社会:民族志的物质性转向及意义
《新闻爱好者》2024年第11期93-96,共4页徐天博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涉华议题中社交机器人舆论干预机制与用户行为影响研究”(23YJC860033)阶段性成果;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8批面上资助项目(2020M681133)阶段性成果。
作为人类学的核心方法,民族志在被引入传播学领域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初期,芝加哥学派将其从人类学领域引入传播学领域。它挑战了实证主义范式,以建构主义立场发掘观察数据的意义。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后期,...
关键词:民族志 物质性转向 人机关系 文化表征 媒介技术 
“昨日重现”:青年群体胶片摄影实践的媒介社会学考察被引量:1
《新闻与写作》2024年第9期63-76,共14页吴炜华 黄珩 
数字时代,胶片摄影以特殊的视觉特征在青年群体中复兴,紧密勾连起媒介使用的逆向回溯与媒介社会学维度的文化意义形塑。通过在线观察与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了青年群体“玩胶片”的媒介实践及其意义生产过程。研究发现,青年群体...
关键词:胶片摄影 媒介演进 青年文化 媒介社会学 
可见与遮蔽:短视频平台中小镇青年的自我展演研究
《声屏世界》2024年第16期104-107,共4页邢洁 杨博驿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短视频通过技术赋权提高了小镇青年的可见性。文章基于可见性视角,从可见与遮蔽两个层面切入,探究小镇青年这一群体的可见性实践。通过对20个样本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短视频与小镇青年的彼此激活使得小...
关键词:可见性 土味视频 小镇青年 展演 媒介社会学 
当前西方后现代广告的消费影响及批判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21-25,共5页闫峰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席卷了哲学、文学、艺术、建筑等诸多领域,与消费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高技术社会、媒介社会等诸多概念共同描摹了后现代社会的状况。后现代社会视域下,科学、文化、...
关键词:后现代广告 后工业社会 跨国公司 后现代社会 消费主义 视觉形象 媒介社会 新的发展阶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