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习惯法

作品数:29被引量:9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赖丽华高其才巫洪才陆晓萍李生梅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清华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法学研究》《农业考古》《比较法研究》《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人民法院对民事习惯法的适用被引量:24
《政法论丛》2018年第5期83-92,共10页高其才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8VSJ064;首席专家:高其才)的阶段性成果;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文科专项W04-文化传承研究专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村规民约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THZWWH01;课题负责人:高其才)的阶段性成果
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第10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直接确认了习惯法为我国民法的法源,为人民法院适用民事习惯法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法律根据。人民法院...
关键词:人民法院 民事习惯法 适用 
藏族民事习惯法与现代制定法的冲突及其消解被引量:2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97-102,共6页王楚云 贺葸葸 
藏族民事习惯法以古代制定法、藏传佛教教义和民间传统道德为其历史渊源,具有调整对象的私域性、地域差异性和神权性的特征。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导致近年来藏族民事习惯法在藏区回潮,并与国家制定法发生一定冲突。...
关键词:藏族 民事习惯法 冲突 
西藏藏族习惯法关于民事方面的实践运用调查——以林芝市巴宜区为对象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13期244-245,共2页骆天星 
在西藏地区广泛实行的藏族习惯法,长久以来作为调整和规范人们生产生活的行为准则,在当地的司法审判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和法制化进程的加快,藏族民事习惯法因其浓厚的佛教色彩、特权阶级色彩而与我国制定法的...
关键词:藏族 民事习惯法 司法实践 运用 
近代中国的“以礼入法”及其补正——以清末民初民事习惯法典化为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比较法研究》2016年第2期127-141,共15页张洪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FX00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民国江苏司法档案与法律适用研究"(14ZDB127)之子课题"民国江苏司法档案整理与研究";2016年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科学研究引导基金项目"邓小平党治思想宪制意涵研究"和省级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法律的嵌入性"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面对民事习惯在"个人习惯—社会习惯(地域性习俗—全国性惯例)—国家法"的演进过程中,受人口、地域和司法导入机制的影响而形成的国情困境,中国近代立法者不得不选择一种自上而下的道德实用主义道路,"复制"了历史上的"以礼入法"过程:将...
关键词:民事习惯法典化 国情困境 “以礼入法” 道德实用主义 技术实用主义 嵌入性分析 
证据规则意识与守信崇德
《民主与科学》2015年第6期19-20,22,共3页杨崇学 黄晋奎 
长久以来,熟人社会的乡土中国推崇天理人心,从远古的神判、天谴、冥助到日渐成熟强大的宗族、村落审判及并行于朝廷法度、与中国社会有着良好契合性的民事习惯法,深刻影响着中国民众利益维护及纠纷解决的价值心理及实现路径。
关键词:证据规则 崇德 守信 意识 民事习惯法 乡土中国 熟人社会 中国社会 
清代回疆社会生活中的民事习惯法探究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01-105,27,共6页杨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清朝对新疆地区的法律治理研究--以回疆为中心的考察"(项目编号:12YJC820124)阶段性成果
18世纪中叶,清王朝统一新疆后,基于新疆地区特殊的民族、宗教情况,对维吾尔族聚居的回疆地区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反映在法律治理中,则表现为"二元一体"的法制格局,即在涉及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根本利益的刑事领域主要采取以《大清律例》...
关键词:清代 回疆 民事习惯法 
试论大理地区民事习惯法
《商》2014年第43期246-246,共1页薛虎 
白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而大理地区是白族居民的主要居住地,全国约有80%的白族居住于此。根据白族大量而丰富的民间传说、文献典籍、碑刻和相关的考古发掘,在新石器时代,白族人民就已经活跃于洱海地区,并创造了光...
关键词:民事习惯法 大理地区 洱海地区 生活行为 新石器时代 少数民族 民间传说 文献典籍 
果洛地区建立健全民事习惯法司法适用机制的思考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45-48,共4页李生梅 
果洛藏族民事习惯法被当地民众极大程度地接受和需求,但同时也受国家制定法的影响,这使得该地区的司法秩序出现了相应的混乱现象,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认识到习惯法的存在价值,更需要建立健全使用机制,以正当的程序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民事习惯法 司法适用 程序机制 
维吾尔族民事习惯法的国家法制化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第6期57-57,共1页陈秌羽 
在国家立法日益完善的今天,维吾尔族地区民事习惯仍然对当地人民产生着约束和制裁的作用。维吾尔族民事习惯法的法制化,既要承认维吾尔族传统民间规则的灵活运用,也应当注重习惯法与国家法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民事习惯 国家立法 融合创新 
清代回疆社会生活中的民事习惯法研究——以婚姻习惯法的理论研究为例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3期12-13,共2页刘俊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GC820124
对于清代回疆社会的婚姻法,清政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针对婚俗不同于内地的特点,既强调王朝婚姻法律精神的普适性,同时又注意照顾边疆少数民族婚姻的历史和特点,采取有别于内地婚姻制度的做法,对于前朝是一个历史进步,对于后代是一个...
关键词:清朝 回疆 婚姻法 少数民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