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其才

作品数:122被引量:1151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习惯法瑶族村规民约乡村治理法治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中国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习惯权利
《人权法学》2024年第6期1-15,151,152,共17页高其才 李沁霖 
习惯权利在法治社会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当代中国法治社会建设中,习惯权利对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需求作出了积极回应。在城乡社区治理方面,习惯权利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为载体而逐渐形成,以满足乡...
关键词:法治社会建设 习惯权利 法律多元主义 
村组治理中的自治、管治与共治:规范依据、实践现状与制度优化被引量:2
《清华法学》2024年第4期70-87,共18页高其才 池建华 
村组治理是以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或者自然村为基本治理单元的基层治理形态,以维护村组社会秩序、发展基层民主、保障村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为目标。从参与主体及其作用发挥机制上看,自治、管治与共治,是当代中国村组治理的...
关键词:村组治理 村民自治 法治乡村 村组治理共同体 
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若干思考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高其才 
法社会学十分重视田野调查.法社会学的田野是一个场域,也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思维.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目的在“实”,即了解法事实、理解法事实、分析法事实、解释法事实.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基础在人、时、钱,即人力、精力、财力,需要有...
关键词:法社会学 田野调查 思考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村规民约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积极作用
《人民法治》2024年第4期11-15,共5页高其才 
一、“枫桥经验”与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桥经验”是在乡村治理的实践中形成的。1963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共浙江省委选择诸暨、萧山、上虞等县作为“社教”试点。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
关键词:枫桥经验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集体讨论 村规民约 预防化解 中共浙江省委 矛盾纠纷 枫桥镇 
法社会学田野现场观察的思考被引量:2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68-72,153,共6页高其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规民约在健全乡村治理新体系中的功能研究”(19CFX015);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领军人才支持专项(W04)“变迁中的当代中国习惯法”(2019THZWLJ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现场观察是调查者到所观察对象的社群和相关法活动中去,在参与具体法事件、法活动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其具体运行,理解其内在的功能和意义。现场观察法尤其适用于研究人类社会法规范、法秩序所体现的社会文化背景,...
关键词:法社会学 田野 现场观察 法事件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的理念与基点被引量:6
《法学杂志》2023年第3期83-93,共11页高其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治’体系变迁中的村规民约实施机制与困境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9CFX014)的阶段性成果。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保障村民自治、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维护村民合法权益、激发农村活力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果,但实施中也出现乡—村关系模糊、村务监督薄弱、权利救济不完善、法律责任缺乏等问题,需要根据村组发展的实际情况对...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修改 理念 基点 
问答:法律人类学在中国
《法律和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63-100,共38页周勇 朱晓阳 高其才 赵旭东 张佩国 
“法律人类学在中国”更可以理解为中国人所从事的法律人类学研究,所以我们以同样的方式书面采访了周勇、朱晓阳、高其才、赵旭东、张佩国等资深学者,邀请他们各自讲述了从事法律人类学研究的经历以及对于促进法学与人类学沟通融合的看...
关键词:法律人类学 学术环境 高其才 书面采访 赵旭东 资深学者 发展图景 
乡村法治建设的二元进路及其融合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2期66-68,共3页高其才 张华 
法治是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乡村法治建设实践表明,我国乡村的法治建设包括国家层面的乡村法治建设和村组层面的乡土法建设两个层面,呈现二元进路。实践中,国家层面的乡村法治建设与村组层面的乡村法治建设之间相互配合、相...
关键词:乡村法治建设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内在张力 理想状态 二元 相互配合 进路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的建议被引量:5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89-97,共9页高其才 张雪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规民约在健全乡村治理新体系中的功能研究”(19CFX015);中国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2022年度课题“乡村治理法治化问题研究”(2022002);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领军人才支持专项(W04)“变迁中的当代中国习惯法”(2019THZWLJ02)。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应当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村民自治权利为基本态度。本文从充分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立场出发,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在篇章结构方面,建议增加民主协商和法律后果两章;在具体内容...
关键词:村民自治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修改建议 
乡村法治建设的两元进路及其融合被引量:29
《清华法学》2022年第6期42-63,共22页高其才 张华 
中国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2022年度课题“乡村治理法治化问题研究”(2022002)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乡村的法治建设包括国家层面的乡村法治建设和村组层面的乡土法建设两个层面,呈现两元进路。国家层面的乡村法治建设与村组层面的乡土法建设都发挥了积极的功能,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和障碍。其中,国家层面乡村法治建设发挥...
关键词:乡村法治 国家法 乡土法 融合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