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视野

作品数:108被引量:20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聂萌慧郭华瞻程鹏曹凌燕武宇嫦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俗学视野下的中国牛文化研究综述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72-79,共8页李智萍 
牛文化本身的学科属性和民俗学跨学科综合化的研究方法决定了民俗学在中国牛文化研究中的“领头羊”地位,乃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其为中心的多学科强大合力的形成。人们对牛的普遍重视和崇拜及其造就的各种民俗事象持续受到学界重视,继...
关键词:牛图腾 牛耕崇拜 牛王节 打春牛 牛郎织女 伏牛山 
公共民俗学视野下的“非遗”展演分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25期75-80,共6页余曼琦 
随着文化遗产活态保护观念的推动,以及现代旅游业与观赏经济的流行,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始注重社会层面上的文化表演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在进入展演时代。在这一时期,如何开展面向当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又不失其本真...
关键词:“非遗”保护 文化展演 “非遗”展演 活态保护 公共民俗学 传统文化 
文学评论 《文艺民俗学视野下的马识途创作研究》
《现代艺术》2024年第8期202-203,共2页张旻昉 
获奖/呈现情况2023年12月,该著作荣获四川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该著作从文艺民俗审美的理论视角切人,用文艺民俗学理论解构川籍作家马识途文艺创作,在梳理其创作年表的基础上,从文艺创作的民族化、民族审美心理结构、...
关键词:文艺创作 文艺民俗学 文学评论 马识途 民俗意象 审美心理结构 民俗审美 川籍作家 
民俗学视野中的物质文化研究——以日本的齿木杨枝民俗为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03-112,共10页吴珂 角南聪一郎 
齿木,也称杨枝,是世界上一些地区民众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洁齿具,也是与佛教密切相关的宗教用具。齿木杨枝及使用其洁齿的口腔清洁法在自印度经由中国、朝鲜半岛向日本传播的过程中,佛教及佛教文化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齿木杨枝的使用,实...
关键词:民俗学 物质文化研究 齿木 杨枝 
实践民俗学视野下艺术乡建中的民俗传统
《纺织报告》2024年第6期130-132,共3页霍雯 
2024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山西省艺术乡建发展与设计实践研究”(2024WZ035)的研究成果。
“回归生活实践”是中国民俗学界的重要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和艺术学学科的社会转向,大批艺术乡建项目落户乡村,民俗传统成为其艺术乡建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因此,以实践民俗学的视角进行艺术乡建研究,强调“行动”在“实践”中...
关键词:艺术乡建 民俗传统 实践民俗学 
旅游民俗学视野下遗产旅游影像中的民俗叙事研究——以泰山旅游影像为例被引量:1
《泰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8-13,共6页程鹏 
叙事是旅游民俗学视野下遗产旅游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旅游影像是遗产地重要的叙事方式,需要对展示内容进行深入细致地梳理和综合全面地考量。民俗叙事具有广泛的认同性,可以作为遗产旅游影像的主题,构建文化认同,吸引观众成为游客。同时...
关键词:旅游民俗学 遗产旅游 影像叙事 民俗叙事 
民俗学视野下张家口非遗音乐舞蹈类项目传承发展研究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3期61-64,共4页刘文 刘晋玮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俗学视域下张家口非遗音乐、舞蹈传承发展研究”(SQ2023150)。
张家口非遗音乐舞蹈类项目历史悠久,文化深邃,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如竹林寺寺庙音乐、王河湾挎鼓等艺术形式,其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在全国绝无仅有。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在乡村城镇化进程中,人们节日观念日益淡化,许多传承已...
关键词:非遗音乐舞蹈项目 民俗学 传承发展 文化产业 
语言研究的民俗学视野和方法被引量:1
《语言战略研究》2023年第3期5-7,共3页段宝林 黄龙光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民俗传承的媒介。民俗传承离不开语言参与,语言演化离不开民俗土壤。语言与民俗存在天然的有机联系,民俗学与语言学交叉明显。一在语言和民俗的研究方面,罗常培较早从语言探究文化心理、亲属制度,从文化接触论述语...
关键词:民俗传承 民俗学者 李方桂 语言演化 亲属制度 罗常培 民俗学视野 语言学 
文艺民俗学视野中的傅芸子研究述略被引量: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33-140,共8页刘晓静 张晓萌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明清俗曲传播与嬗变研究”(13BD03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北平《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文献整理研究”(22BWYJ05)的阶段性成果;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傅芸子著述丰赡,在20世纪上半叶的民俗学和俗文学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不仅博识旧京名物掌故,还一直积极致力于戏曲、曲艺、俗文学、民间艺术等资料的收集与研究工作,撰就《正仓院考古记》和《白川集》,鲜明地代表了当时的学术风...
关键词:傅芸子 民俗学 戏曲 俗文学 
五四时期民俗学视野中的女性研究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51-55,共5页卢晓英 
在中国,女性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民俗学语境,至五四时期,民俗学中的女性研究取得了一定数量的成果。本文试图从民俗学向度对五四时期的中国女性研究进行梳理,以探寻中国女性研究的某些特点与研究传统。
关键词:民俗学 五四时期 民间文学 女性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