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法

作品数:11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红深李德华黎千驹陈丽龚静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工程学院新疆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外国语言文学》《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计算机应用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改进模糊语法增量式算法的文本分类方法被引量:3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7年第11期3355-3358,3378,共5页龚静 黄欣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300234);湖南省教育科技计划资助项目(13C243;12C1056)
针对现有很多文本分类算法必须进行训练—测试—再训练的缺点以及通用模型的语法表现度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语法算法(IFGA)。根据一些选取的文本片段建立学习模型;为了适应轻微变化,采用增量式模型,将选取的文本片段转换到底...
关键词:文本分类 机器学习 增量式 模糊语法 重新训练 
模糊语法方法在犯罪文本分类中的应用被引量:2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7年第7期1965-1971,共7页刘莹 王宁 李保华 罗强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KJ1402002)
针对现有文本分类模型的表现度低且缺乏容易理解的表示形式,提出一种模糊语法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犯罪文本分类中。根据定义的语法词典,将文本转化为模糊语法;将派生语法结合为更加紧凑的语法,获取学习文本模型的一般表示;将学习的模糊语...
关键词:模糊语法 文本分类 派生语法 学习 隶属度 
语法模糊性哲学理据的再思考被引量:1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36-40,共5页张红深 
梳理了对语言模糊性根源的研究,分析了古典范畴理论在语言范畴化中的缺陷及其原因;根据罗什的"原型范畴"理论和泰勒的语法范畴理论,认为语法范畴具有模糊性;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提出语法范畴化的理论,剖析了语法范畴模糊性的...
关键词:模糊语法 原型范畴 认知语法 语法范畴 模糊范畴 
论英语语法模糊性的哲学根源
《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第9期53-56,共4页张红深 
语法是人类对纷繁复杂语言现象的抽象化和模块化,即范畴化。然而,由于客观事物的连续性、多样性和多变性,人类的思维在认识世界和借助语言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过程中都发挥着积极主动的作用,语法范畴与概念范畴间必然存在差异性,因而导...
关键词:模糊语法 原型范畴 认知语法 语法范畴 模糊范畴 
模糊语法研究的新进展——评《英语模糊语法学》被引量:1
《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第3期213-215,共3页吴世雄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YJA740097);福建师大外语研究中心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在概述国内外模糊语言研究的基础上,对《英语模糊语法学》(张红深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进行评述,侧重讨论其新见、意义和局限,并对我国的模糊语法研究发表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模糊语法 新进展 反思 
由“不是……而是”所想到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0年第8期23-24,共2页李德华 
文章针对'不是A,而是B'是选择关系,还是转折关系,从传统语法理论、现代语法理论及语义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其在语法功能方面有交叉现象,同时又具有语法的模糊性。
关键词:选择关系 转折关系 模糊语法 
英语模糊语法现象浅析被引量:1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20-22,共3页陈威 
英语模糊语法是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有很多时候在语义上会出现许多不确定或模糊现象。本文对模糊语法进行了简要阐释,并从口语和书面语两方面分析了模糊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模糊语法 语义 语境 
浅议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法模糊性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S1期215-217,共3页李德华 
本文针对“不是A,而是B”是选择关系,还是转折关系,从语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其在语法功能方面有交叉现象,同时又具有语法的模糊性。
关键词:选择关系 转折关系 模糊语法 
论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被引量:3
《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106-109,共4页陈丽 黎千驹 
模糊语言学是一门运用模糊集理论并以语言的模糊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介于语言学与模糊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 ,以词汇为建筑材料 ,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既然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精确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 ,那...
关键词:模糊语言学 研究对象 研究范围 模糊语义 模糊语音 模糊语法 
模糊语言与交际被引量:1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95-97,共3页罗云 
语言的模糊现象存在于各种文化中。这种语义的不确定性表现为三种情况:模糊、歧义和含混。交际当中,这些模糊语的使用会产生独特的作用,常常能很好地服务于说话人。
关键词:模糊语言 语言交际 歧义 含混 模糊词汇 英语 模糊语法 模糊结构 模糊语用 不确定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