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婆罗多

作品数:210被引量:12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和建伟侯传文陈明李建欣黄宝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安徽科技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外国文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摩诃婆罗多》“咒祝”主题研究被引量:4
《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2期63-71,共9页王鸿博 
《摩诃婆罗多》中大量"咒祝"文化现象反映了婆罗门种姓在婆罗门教社会中的特殊身份及职能。当史诗人物触犯了某种天然或人(神)为的禁规,诅咒便成为惩罚的方式。在史诗中,这一主题呈现为(设禁)→违禁→惩罚→解除(或实现)的结构。...
关键词:《摩诃婆罗多》 诅咒 祝祷 主题 叙事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成因考论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6期47-52,共6页孟昭毅 
"史诗"不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产物,据考证,它源于欧洲,是希腊语"Epic",原意是"说话"、"叙事"。印度"史诗"一词的原义是"过去如是说",即历史传说。这里所论及的"史诗"实际上是古代的英雄史诗,即以描写英雄情味为主。叙事重点放在历史传说中...
关键词:史诗 《摩诃婆罗多》 成因考论 神话传说 
印度两大史诗中的诗学理论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3-12,共10页邱紫华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大史诗是吠陀诗和奥义书诗歌后突起的两座奇峰,是印度原始诗歌向成熟诗歌转折标志。它们既保留着原始诗歌的基本特点,又表现出诗人创作的某些新趋势。由于两大史诗是“最初的诗”和“历史传说”,因此它...
关键词:《罗摩衍那》 《摩诃婆罗多》 史诗 象征意义 印度美学 象征思维 原始诗歌 “味” 奥义书 诗歌创作 
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楔子剖析被引量:4
《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3期4-8,127-137,共16页金克木 
印度著名大史诗《摩诃婆罗多》是一部有复杂内容的古代典籍。其中除了史诗性质的故事以外,还有大量的传说作为插话,还有所谓“法典”性质的内容,以及颂神诗歌,甚至神学和哲学著作,这些几乎要“喧宾夺主”,把史诗故事淹没了。所以诗中叙...
关键词:婆罗门 古代印度 创世记 巫术 祭司 天神 古代社会 雅歌 宗教 刹帝利 
《格萨尔王传》比《摩诃婆罗多》还长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1978年第2期106-106,共1页凌霄 
《外国文学研究》第一期说,世界上最长的诗是印度古代的伟大史诗《摩诃婆罗夫》;其实不然。我国藏族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就要比它长得多。这部史诗是以藏族岭朵地方格萨尔王的活动为中心开展故事情节的。格萨尔王是一个天神的儿子,...
关键词:外国文学研究 故事情节 天神 印度 身形 战争 格萨尔王传 史诗 藏族人 下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