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

作品数:1982被引量:36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志强宋伟宏谭健锹孙爱霞张闳更多>>
相关机构:伪满皇宫博物院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末代皇帝”的三重镜像--论林纾、鲁迅、贝纳尔多眼中的溥仪形象
《鲁迅研究月刊》2020年第9期50-58,共9页丰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百年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叙事研究”(16CZW047)阶段性成果。
自辛亥革命以来,很多文学家艺术家将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写进作品之中,并逐渐衍生出了一种“末代皇帝”的题材类型。相较而言,溥仪在民元之后存续的“宣统十三年”比其伪满洲国时期更为人关注。逊位后的清帝,既无军事权又无经济权,更...
关键词:末代皇帝 溥仪 辛亥革命 题材类型 十三年 想象空间 民元 伪满洲国时期 
末代“义马”与动荡年代民众的国家想象——关于李学辉《国家坐骑》的一种阐释
《当代文坛》2020年第2期157-162,共6页李晓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下的裕固族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BZW160
《国家坐骑》沿袭了李学辉小说惊世骇俗的风格,书写了凉州大地末代"义马"诞生、成长、死亡的全过程。通过"义马"这一符号,作者详细考证了清末民初凉州民众的家国想象以及这种想象的破灭过程,呈现出浓厚的悲剧意蕴。小说远看苍茫浑厚,近...
关键词:李学辉 《国家坐骑》 国家想象 悲剧意蕴 美学追求 
东北沦陷区反殖文学实践——以《大同报》“文艺”副刊为中心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年第6期109-117,共9页高云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翻译对抗与文化选择——对抗战时期东北日资报纸翻译文学的一种考察”[编号:17FZW032]的阶段性成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地区,使其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3月,日本扶植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成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在此期间东北沦陷区除了作为日本侵华军需物资供给储备地外,同时也是侵略者实施文化殖...
关键词:东北沦陷区 末代皇帝溥仪 文化殖民 九·一八 文学实践 伪满洲国 物资供给 《大同报》 
有关末代土司岭光电研究的主要取向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111-116,共6页刘中 成臻铭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土司制度通史(多卷本)”(18ZDA173)
文章借助学界对岭光电研究的成果探讨了有关岭光电研究的主要取向,认为学界主要针对岭光电成长经历、从政时期和彝学研究时期等三个阶段展开研究,其中,成长经历聚焦于其土司背景与成长历程,从政时期则侧重于其在彝区的改革实践和去南京...
关键词:末代土司 岭光电研究 主要取向 
原始文献不一定可靠——以一个拜占廷专题研究为例
《史学理论研究》2019年第3期130-136,共7页陈志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拜占廷历史与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4ZDB061)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研究需依据大量原始文献提供的史料,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这已经成为学界共识。原始文献的可靠性便成为研究者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当我们高度依赖原始文献时,须注意原始文献的局限性。笔者通过一项研究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并与同仁交...
关键词:拜占廷帝国 原始文献 专题 文献提供 历史研究 君士坦丁 末代皇帝 研究者 
神佛之间:末代皇帝溥仪前半生的迷信
《关东学刊》2019年第2期170-176,共7页高鹏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慈善组织与战时民间社会救助研究”(16BZS097)
溥仪前半生的迷信是“一锅糊涂粥式”的。他与“红卍字会”的联系较为密切。但是溥仪的迷信并不自由,曾经不得不屈从日本的安排,做一些阳奉阴违的事。溥仪的迷信是乱世求生的强烈心理诉求的反映,本质上是其逃避责任,借以自慰或自保的工...
关键词:溥仪 红卍字会 迷信 
新发现的广西末代状元刘福姚生年史料
《桂学研究》2018年第1期54-61,共8页杨上元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桂学研究”(编号:12&ZD164)的阶段性成果;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青来移民研究”(编号:QDSKL1601059)阶段性成果。
关于刘福姚的生年,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生年待考说,二是咸丰五年(1855)说,三是同治六年(1867)说。翻查晚清史料,发现《恽毓鼎澄斋日记》中“公祝刘伯崇殿撰四十寿”这则史料记载,结合对清代官场中官员“官年”与“实年”不符的问题的考...
关键词:刘福姚 生年 恽毓鼎澄斋日记 新发现史料 
近代康区政治变迁与传统地方精英的角色调适——以末代明正土司甲宜斋为例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1-6,共6页叶小琴 陈潘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度项目--"近代康区政治变迁与传统政治精英的角色认同--以末代明正土司甲益斋为个案的考察"成果;项目编号:QZY1517;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清末民国时期西藏与中央政府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BZS099
自1840年以来,中国步入了近代社会,政治、经济诸方面均日益近代化,作为边陲之地的康区,在社会大趋势的影响下,亦产生了深刻变化。仅就政治变迁而言,其政治结构、政治文化等层面无不正在发生变迁。本文以"政治变迁"与"地方精英"为切入点...
关键词:近代康区 政治变迁 地方精英 甲宜斋 基层治理 
末代拜占廷军队兵器落后原因研究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28-136,共9页陈志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B061)
末代拜占廷军队兵器和军事技术发展几乎停滞,不仅数量少、质量差,而且技术水平低下,其直接原因在于末代帝国放弃本国军队建设,兵员人数少,士气低落,特别是军事思想和战争理念陈旧。由于末代帝国军队缺乏必要的数量基础,因此也难以保障...
关键词:拜占廷 军事 兵器 衰落 
末代拜占廷知识分子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被引量:4
《史学集刊》2016年第3期199-208,共10页陈志强 张俊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拜占廷历史与文化研究"(14ZDB061)的阶段性成果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深受拜占廷文化的影响,由于拜占廷知识分子始终热衷于古典希腊文化,因此其继承和保存的古希腊文化遗产受到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的青睐。许多拜占廷末代王朝的学者成为这些新文化运动领军者的老师,不仅向他们传授...
关键词:文艺复兴 拜占廷文化 古典文化 新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