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伦

作品数:35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萍陆晓芹李萍凌晨王光荣更多>>
相关机构:百色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南亚纵横》《中华文化画报》《百色学院学报》《学术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越跨境遗产壮族末伦的传统延续与舞台建构
《音乐探索》2024年第4期108-117,共10页凌晨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越跨界壮-岱/侬族群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21YJC760044);2023年度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东盟音乐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开放式委托项目“区域国别视阈下中越跨界壮语族群的仪式音乐表演与文化认同研究”(2023YB03)。
壮族末伦是广西西南部德靖土语方言区的一种地方活态非遗文化,在地理人文、历史风俗、信仰传统和语言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与区域内其他音乐品种(如南路壮剧、提线木偶戏、曲艺末伦)之间形成交融共生的源流发展关系,逐渐成为该区域范...
关键词:跨境遗产 壮族末伦 区域音乐 核心音腔 舞台建构 
末伦文化影响下的壮族提线木偶戏形成与发展研究被引量:1
《歌海》2023年第2期49-55,62,共8页陈曲涵 杨智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中国—东盟视阈下广西地方戏曲与东盟戏剧互文性研究”(项目编号:2019KY0500)阶段性研究成果。
壮族提线木偶戏是一种历史悠久、为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戏曲艺术,它的唱腔、木偶造型、表演程式等别具地方特色,被誉为“南国民间艺术奇葩”。末伦文化孕育于壮族地方活态文化,主要流传于广西靖西等西南部地区。民族地方艺术是...
关键词:靖西提线木偶戏 末伦文化 发展 地方民俗 
桂西南壮族末伦的唱词意涵及其社会功能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28-30,共3页唐俊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滇桂交界地区壮族民间宗教受戒仪式与文化传承关系研究”(2020Y0282)
壮族末伦文化是源于广大壮族群众日常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曲艺艺术,通过唱词意涵和社会功能的共同塑造,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深层文化内涵。壮族末伦的唱词深刻反映出壮族群众尊老敬老、爱护后代等价值观念,体现出较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
关键词:壮族末伦 曲艺艺术 唱词内涵 社会功能 
表演语境下广西德保曲艺“末伦”的传承与当代演绎
《雨露风》2021年第5期89-91,共3页张嘉玥 
广西德保曲艺末伦是壮族传承多年的优秀文化遗产,如今随着老一代艺人的离世,不得不走上“遗产化”的命运,对曲艺末伦的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末伦艺人的采访,了解曲艺末伦的传统起源和当代演绎,为曲艺末伦的传承发展提供新的...
关键词:曲艺末伦 表演语境 传承流变 遗产化 
壮族末伦
《民族艺术》2020年第4期85-88,共4页廖汉波 莫福(校) 农莉(图) 
末伦(moedlaenz)是壮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曲艺之一,源于民间仪式坐唱,长期流传于广西西南部,以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表演,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夹叙夹议。末伦的音乐曲式分上甲和下甲两个流派,分别为羽调式和宫调式。其唱词须为诗歌体,...
关键词:诗歌体 七言 五言 三言 夹叙夹议 末伦 传统曲艺 羽调式 
壮族末伦小考被引量:1
《中国戏剧》2019年第9期88-90,共3页倪序 刘明华 
2017年广西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重点项目《广西壮族原生民歌课程在音乐专业中的开设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JGZ165
壮族末伦也叫土戏,起源于明清时代的壮族木偶戏,经数百年的发展,成为一种融入巫调、山歌调、秀才调的民间艺术,2010年入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末伦主要流行于广西德保、靖西等地区,在地域上可以分为南、北路末伦和上、下甲末...
关键词:壮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考 民间艺术 明清时代 民族杂居 民族风俗 艺术活动 
壮族末伦 堵寨门
《歌海》2019年第1期146-147,共2页石维佳 
[幕启。天幕上醉人的山乡风貌。悠扬的壮族山歌声起:擂一锤太阳鼓,敲一声月亮锣,酿一壶壮乡酒,品一品好生活。[一群壮族阿妹载歌载舞。(合)荔水青山好风光,景色怡人美家乡。风吹桔叶沙沙响,阿妹田间采桔忙。桔香(匆匆上)姐妹们,大事不好...
关键词:摄像头 壮族 田间 
壮族“末伦”《昭君和番》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135-141,共7页陆世初 徐志全 罗永腾 
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心2015年度研究生创新项目重点项目课题--"靖西‘末伦’<昭君和番>土俗字唱本语言特色研究"(项目编号:2015CXZD04)
"末伦"《昭君和番》具有突出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就艺术特色而言,它的修辞手法丰富高明,语言生动传神,文学想象浪漫奇特。在文化内涵方面,它的文本内容以歌唱对答的方式展开,展现了壮族"以歌代言"的文化传统。它的文本既具有...
关键词:壮族 “末伦” 《昭君和番》 艺术特色 文化内涵 
论靖西末伦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及其对策
《赢未来》2018年第13期307-308,共2页吴思慧 
靖西末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壮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曲艺,已经流传数百年。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曾经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曾经跌入低谷,至今仍在艰难奋起。本文作者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就如何做...
关键词:末伦 曲艺 腰韵 非遗 传承 对策 振兴 
心香一瓣——敬业奉献的曲艺作家李侃
《曲艺》2017年第10期56-57,共2页黎子 桃桃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是广大曲艺从业者的行规。我们要时刻牢记它,使它成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广西曲艺作家李侃老师说。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回望李侃的曲艺创作道路,已然走...
关键词:曲艺作家 曲艺创作 壮族末伦 中国曲艺 李侃 少数民族曲艺 曲艺家协会 行为指南 根本大法 一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