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

作品数:336被引量:36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宁明姜智芹朱芬郝青王启伟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淮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文学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莫言作品中的裂变与归宿——以《生死疲劳》等为例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3期24-25,共2页刘玥 
莫言小说中存在某种'裂变',叙事的裂变对应的是主体以及意识的裂变,但同时这种裂变也各有其归宿。在阅读莫言作品的过程中先需要从宏观角度出发,把握其写作逻辑、了解其写作框架,其次,不能忽视从微观角度下对细节的探究。本文从双重英...
关键词:莫言 裂变 归宿 
论英美文学评论对莫言女性形象的误读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2Z期39-39,共1页侯秋芳 
莫言是中国到目前为止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深刻的洞察力以及他在作品中对人性的理解和把握,给了读者许多美妙的遐思和深远的启迪,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巨大的影响。英美文学评论对于莫言的作品的理解与国内不尽相同,这些评...
关键词:英美文学评论 莫言作品中的女性 文化误读 
莫言作品语言研究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X期45-45,共1页刘佳 
莫言作品的语言具有巨大的张力和海纳百川式的包容力,他的小说冲破了传统语言运用的方式,融入了各色词语,无论是词汇运用还是语法结构都极具个性。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全面、深入的研究了莫言小说中的语言运用,对莫言小说语言的特点进行...
关键词:莫言作品 文学语言 研究 语法修辞 
野性与反封建伦理道德——以莫言作品红高粱家族为例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8X期118-119,共2页蒋姣 
红高粱家族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抒写了当时山东高密人的抗日故事以及主人公之间的爱恨情仇,体现了人类的最原始的生命力与冲动,即野性。本文以葛浩文先生红高粱家族的英译本为基础,探讨其译文是如何展现出这种野性的。此外,本文着重要阐...
关键词:红高粱家族 野性 英译本 反封建伦理道德 
莫言作品中的农民文化心理探析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4Z期42-42,共1页王恺燕 
赣南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YCX13A001
莫言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乡土中国的印记展现在作者的文学的言说方式中,小说中农民式的思维、农民式的狡黠作为莫言创作的一个乡土特色为读者所讨论和赞赏,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有很多,莫言作家兼农民的双重身份就是其中最...
关键词:反文明 狡黠 农民文化 双重视角 
浅析莫言作品的艺术特征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0X期28-29,共2页王莉 
四川省外语应用研究会2014年规划项目“村上春树与莫言作品对比研究”,编号:SWG2013006
莫言的文学作品,题材敏感、风格独特、想象狂放、语言犀利,在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创作中独具个人风格和魅力。其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情怀和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的创作手法贯穿几乎所有作品;犀利狂放的语言描写激励了一代年轻人。
关键词:莫言作品特征 创作手法 创作内涵 
莫言作品《檀香刑》的艺术特色赏析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0Z期14-14,共1页李雅男 
《檀香刑》是莫言斥五年时光与精力潜心打磨的长篇大作,一经问世便引发争议无数。有人认为可以称《檀香刑》为二十一世纪第一部最重要的中国小说;也有人认为它是对西方小说的失败模仿。或褒或贬的评论多达近百篇,数量甚至高于八、九十...
关键词:莫言 檀香刑 艺术特色 
解读莫言作品中的母亲形象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8X期28-29,共2页高敏 
本文通过解读莫言作品中的母亲形象,传达出莫言对母性的依恋和崇拜,进而分析莫言对土地的情感和对母亲的情感具有相似性,由此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创作背后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莫言 母亲形象 土地 
关于莫言作品中方言的运用分析被引量:2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6期15-15,共1页张润时 
贯穿于中国文学的文学方式离不开方言的写作,虽然在长时间以来,方言还未能和雅言处于到平等地位,但方言也有着自己的特点。本文通过莫言的一些作品来分析其中的方言问题,突出了方言在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关键词:莫言 方言 作品运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