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

作品数:1514被引量:35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唐会霞杜贵晨金文伟赵乔翔黄鹏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与“自名为罗敷”
《文史知识》1997年第11期100-102,共3页王育新 
古代汉语"自"的代词用法,多作自身代词,如《庄子·达生》:"公则自伤,鬼恶能伤公?"以及成语"自知之明"、"庸人自扰"、"自圆其说"、"刚愎自用"等,自不待言。但代词"自"也可用作他称代词,如古诗《陌上桑》中的"自名为罗敷"就是一例,意谓"...
关键词:罗敷 他称代词 代词用法 陌上桑 古代汉语 秦氏 采桑女 名字 古诗 自指 
善谑
《文史知识》1997年第10期91-96,共6页张福勋 
《诗·卫风·淇奥》云:"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毛传以为,谑就是开玩笑。李白《陌上桑》:"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说明谑与调笑的关系。"谑"在这一内涵上,与"谐"相近。《晋书·顾恺之传》:"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是将谐谑联用。而作...
关键词:幽默 文心雕龙 李白 诗艺 仕宦经历 陌上桑 苏轼 王安石 内涵 欧阳修 
读《陌上桑》札记二则被引量:2
《文史知识》1997年第2期100-103,共4页金文伟 
一、"照我秦氏楼"《陌上桑》开篇二句:"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对这二句,流行的看法认为这是诗歌作者通过渲染环境引出主角秦罗敷。我以为,这里既有作者以罗敷为同乡的自豪感,也强调了"秦氏楼"就是故事发生时罗敷的居住地。
关键词:罗敷 陌上桑 秦氏 使君 诗歌 装饰 贵族妇女 劳动妇女 艺术构思 社会势力 
因形换步 随类赋彩——谈《陌上桑》的艺术美
《文史知识》1994年第9期78-79,77,共3页张永鑫 
《陌上桑》的艺术美,有两点可以提及。一是此诗注有"三解"。"解"本是音乐专名,即是"章";"章"是"音,十",即乐曲终止的意思。据郭茂倩《乐府诗集》、陈玚《乐书》等探知,"解"
关键词:随类赋彩 陌上桑 使君 艺术美 罗敷形象 音乐 乐府诗 调性 光感 情节发展 
生产、生殖、祖社及太阳树——中国古代桑文化谈片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94年第4期92-95,共4页钟年 
一、"采桑城南隅"汉乐府名篇《陌上桑》起首曰: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这里歌唱的是采桑少女罗敷,其实,采桑女的形象,在《诗经》中便已屡屡出现,如"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豳...
关键词:中国古代 太阳树 采桑女 桑林 我国古代 桑树 神话传说 生殖 陌上桑 扶桑 
一出谐趣横生的独幕诗剧——说汉乐府《陌上桑》
《文史知识》1991年第3期28-32,共5页魏耕原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
关键词:罗敷 《陌上桑》 汉乐府 明月珠 紫绮 倭堕 上襦 东南隅 秦氏 采桑 
汉魏女性的爱情婚姻理想被引量:2
《文史知识》1990年第12期78-83,共6页黄仕忠 
'痴心女子负心汉',概括了中国女性在婚恋变更中的不幸。它如同一个哀婉的旋律,在中国文学长廊中回旋反复,不断变奏出新的主题。从《诗经》中弃妇的哀怨到宋明《王魁》、《赵贞女》等婚变悲剧的悲怆,愈演愈烈。
关键词:赵贞女 汉魏 文学长廊 一心人 乐府民歌 钱刀 白头吟 拉杂摧烧 张耳 《陌上桑》 
也谈焦仲卿与刘兰芝悲剧的原因被引量:4
《文史知识》1990年第6期123-127,共5页潘朝禄 车光斌 
自本刊1989年第5期'青年园地'栏刊载了郭利群同志的《杀人何必恶婆婆——试析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一文之后,一些读者先后来函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因为这是一个争讼已久的问题,至今还未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各种说法都还有值得商榷之处(...
关键词:刘兰芝 焦仲卿 《孔雀东南飞》 焦母 爱情悲剧 遣归 郭利 公姥 软弱性 《陌上桑》 
诗歌的风趣
《文史知识》1986年第4期44-46,共3页张银涛 
中国人喜欢富有情趣的事物,喜欢风趣的诗歌。在古典诗词里,不少诙谐幽默、涉笔成趣的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代的诗人们还把风趣作为一种重要的诗歌风格而在创作时有意识地加以注意。宋代严羽说:'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
关键词:元代散曲 《沧浪诗话》 古典诗词 严羽 诙谐幽默 罗敷 戏赠友人 《陌上桑》 表现艺术 谐隐 
漫谈“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文史知识》1985年第11期33-37,共5页蒋凡 
晚唐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洒,花返时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其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二句,历来称颂者不乏其人,如王渔洋誉为'诗家极则'。
关键词:不著一字 海沤 王渔洋 诗家 罗敷 中说 早雁 极则 辗转不寐 《陌上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