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室

作品数:1227被引量:2290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汪小洋吴萌李梅田李玉虎贺西林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考古与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摆脱世俗的潇洒风度向现实生活意趣的转变——以北朝—唐墓室发现的屏风式“树下老人”图为中心的考古学观察被引量:10
《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3期67-75,共9页马晓玲 
如果说到社会的变迁对于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的影响,那么战争频繁、分裂割据、各自为政的南北朝与稳定、统一的隋唐时代则是不得不说的典型。关于这种影响的研究除了历史学、哲学等知识领域的涉及外,它们也反映在丰富的考古学资料中。自2...
关键词:北朝 唐代 屏风式壁画 “树下老人”图 
墓室壁画的绘画史意义——读《永生之维——中国墓室壁画史》
《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5期111-112,共2页徐涛 
关键词:墓室壁画 中国历史 绘画史 永生 意义 生活状况 艺术趣味 社会风尚 
汉代壁画墓的分区与分期研究被引量:7
《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1期74-80,98,共8页黄佩贤 
壁画墓是汉墓的一种形式,其分区不可能完全脱离于汉墓的分区,出土壁画墓的区域,必定也同时出土有不带壁画的汉墓,两者的整体发展情况应该是同步的;不同的是,壁画墓的数量在汉墓中只占少数,又集中出土于个别区域,具有较强的地区...
关键词:汉代 壁画墓 墓室壁画 分区分期 
陕西蓝田县发现的西魏纪年墓被引量:9
《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2期13-15,共3页阮新正 
1997年8月27日,蓝田县冯家村乡营坡砖瓦厂在推土过程中,于距地表深约10米处,推出一座西魏土洞墓。蓝田县文管所闻讯后,立即派人对其进行了调查,但该墓已遭破坏,出土之物已遭哄抢。经调查,残存的墓室深1.2、宽1.2、高0.8米,...
关键词:蓝田县 西魏 纪年 发现 陕西 出土文物 砖瓦厂 出土物 墓室 
从洛阳到邺城——北朝墓室画像及象征意义的转变被引量:7
《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2期65-72,共8页李梅田 
洛阳与邺城作为北朝前后相继的两个统治核心,墓葬文化面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洛阳到邺城,墓葬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尤其又以墓葬的装饰(即墓室画像)表现得最为显著。本文将以这两个地区的墓室画像为观察点,探讨北朝墓葬的...
关键词:象征意义 画像 墓室 北朝 邺城 洛阳 文化面貌 社会文化 墓葬 观察点 
甘肃酒泉三坝湾魏晋墓葬发掘简报被引量:5
《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36-37,共2页赵吴成 周广济 
关键词:发掘简报 酒泉 甘肃 墓葬 魏晋 随葬品 墓室 
河西墓室壁画中“伏羲、女娲”和“牛首人身、鸡首人身”图像浅析被引量:11
《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4期66-70,共5页赵吴成 
1944年,从西北科学考察团在甘肃敦煌佛爷庙湾墓地发掘了十几座魏晋墓开始至今,河西中西部地区已发掘了大量的汉晋及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壁画内容多以反映生活、劳动的场面为主,如炊事、家庭宴饮、出行巡猎、桑蚕养殖、畜牧屯垦、邮驿、...
关键词:墓室壁画 河西 人身 伏羲 女娲 图像 1944年 十六国时期 中西部地区   考察团 壁画墓 蚕养殖 嘉峪关 发掘 墓地 敦煌 
陕北洛川县出土唐代白胎陶俑
《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4期96-96,共1页刘忠民 
2003年夏,洛川县秦关乡廉湖洞村发现一竖穴式土坑墓,该墓室南北长2米,东西宽1.3米,残高1.2米,无铺地砖.墓内共出土较完整文物6件,现分述如下:
关键词:洛川县 出土 陶俑 唐代 陕北 2003年 土坑墓 铺地砖 墓室  
从杨子华的绘画和墓室壁画考证北齐皇室的生活被引量:3
《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3期78-83,共6页金申 
近年来,河北、山西陆续发现了几座极为重要的北朝壁画墓,如河北磁县湾漳北齐壁画墓①、山西太原北齐娄叡壁画墓②、北齐徐显秀壁画墓等③,这些壁画墓壁画场面宏伟,技法纯熟,人物服饰、车马仪仗等极具史料价值,颇引海内外学界注目.学者...
关键词:杨子华 绘画 墓室壁画 北齐时期 生活方式 中国 
北齐贵族墓室绘国与石窟雕刻
《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