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构建筑

作品数:728被引量:146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淳庆邹青刘洪波喻梦哲卢求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华中建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剑川地区穿斗式木结构民居建筑榫卯类型研究
《华中建筑》2025年第2期129-133,共5页宋春歌 高永林 甘惊天 
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编号:202401AS07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西南地区民居穿斗式木结构建筑抗地震连续倒塌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编号:51868032);校人培基金“精准扶贫视域下传统木结构建筑发展模式及策略研究——以云南省为例”(编号:skzpy201710)。
历经千年的建筑实践以及历史传承,剑川地区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营造技术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作为连接构造体系的关键部分,榫卯也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征的结构特性。该文在扼要论述穿斗式木构民居建筑的基础上,对剑川地区穿斗式木结...
关键词:剑川地区 穿斗式木构建筑 清式木构建筑 榫卯类型 对比研究 
从侗族木构建筑活化传承鉴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
《华中建筑》2024年第12期159-163,共5页郭宁 李雨薇 王顶 吴杨杰 
丘陵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科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编号:HNU-SAP-KF220203);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资助项目(编号:XSP2023YSZ021);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3YBA149);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3YBQ078)。
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始于1929年中国营造学社的创立,传统民居研究略晚。狭义上的中国传统建筑在清朝覆灭以后就不再修建,传统建筑成为封建、落后的代名词,其类型包括宫殿、陵墓等。而广义上的中国传统建筑包含各类民居,民间传统民居的修建...
关键词:侗族 传统建筑 营造技艺 活化传承 
建“木”之心——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现代木构建筑教学探索被引量:1
《华中建筑》2024年第7期158-163,共6页董凌 沈晓梅 周扬 薛春霖 张海燕 
2023中国建设协会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双碳’背景下‘绿色技术复合创新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编号:2023185);202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2023SJYB0217);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虚拟仿真双碳实训资源建设与应用成效研究”(编号:23SZH0414);2023年度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双碳背景下高质量建筑学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编号:2023179);2021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课题(编号:2021-C62)。
顺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建筑产业“绿色”升级转型的趋势,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结合自身学科发展优势,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建筑学人才为目标,开展了系统的现代木构建筑教学探索。以建筑设计课程为核心,基于多学科交叉知识体系融合...
关键词:现代木构建筑 教学体系 教学组织 教学评价 
结构下的行为,行为上的结构——浅谈日本木构建筑的发展与生活行为变迁的关系被引量:1
《华中建筑》2022年第5期22-27,共6页邵帅 来源 
该文着眼于日本古代木结构的发展以及席居文化的演变,讨论构筑物与其内部空间中行为的关联。从起源上看,日本的木结构建筑在中国的影响下,结构向地面上升的同时,建筑形式和行为也逐渐丰富。在唐代以后,建筑空间和国家制度密不可分,空间...
关键词:木构建筑 日本 行为 现代建筑空间 榻榻米 
纳西族木构民居榫卯工艺及特征解析被引量:2
《华中建筑》2017年第6期124-129,共6页潘曦 
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滇西北民族建筑传统营造的当代变迁"(编号:2015GG03514;批准号:15DG61)
金沙江中游的纳西族,在汉族影响下发展出了成熟的木构民居建筑体系,形成了明楼、蛮楼等构架类型。在木构民居的建造中,榫卯工艺对于保障构件结合的紧密性和整体构架的稳定性起到了关键作用。该文总结了纳西族木构民居中主要的大木作榫...
关键词:纳西族 木构建筑 建造工艺 榫卯 
基于技术依托的木构建筑本质表现
《华中建筑》2014年第6期167-172,共6页何礼平 陈钰 
建构的本质是基于材料特性和建造技术认知的基础上,对材料创造性的使用和对于材料有意识的再组合。木构建筑的建造离不开其特有的技术手段,技术也成为一些建筑师着力表现的建筑要素之一。现代木构建筑的建造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从结构、构...
关键词:木构建筑 建构 技术 本质表现 
木构建筑表面保护的观念与技术——以重庆湖广会馆保护修复工程为例被引量:4
《华中建筑》2013年第6期198-202,共5页冷婕 张兴国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理工类培育项目资助(编号:CDJPY12190001)
保护观念的发展要求木构建筑表面保护在延长构件寿命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保留其上的历史印记,使木构件的真实性在更多的层面得以显现,这也对表面保护的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结合重庆湖广会馆保护修复的实例,探讨了木构建筑表面保...
关键词:木构建筑表面保护 保护观念 保护程序 保护技术 
新型木构建筑的构造表现被引量:2
《华中建筑》2012年第12期176-181,共6页邹青 
在木材施作、构造系统、节点和营造工艺等方面,新型木建筑均已突破了传统木建筑的技术和审美局限,蕴含着设计美学、结构功能和材料复合的巨大潜力。该文以建造表现为切入点,探讨木材料构造与形式表现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从构造表现角度...
关键词:木构建筑 建造表现 技术 构造 
唐代木构大木作用料量计算方法探析
《华中建筑》2012年第11期135-137,共3页王天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编号:08XZS005)
唐代木构建筑是建筑史研究的重点之一,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研究内容颇为广泛,但鲜有涉及木构建筑用料量问题。而此问题实为联系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最为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木构建筑研究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对唐代木构建筑理论研...
关键词:唐代木构建筑 用料量 计算方法 
学术动态
《华中建筑》2008年第8期255-255,共1页
辽代木构建筑研讨会 中国辽代木构建筑研讨会日前在辽宁省义县召开。清华大学王贵祥、同济大学路秉杰等业内知名专家、教授在研讨会上回顾了辽代建筑在文化艺术、工程技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探讨了传统建筑理念对当前工作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学术动态 木构建筑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文化艺术 工程技术 建筑理念 辽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