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曦

作品数:37被引量:6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乡土建筑建筑纳西族乡土干式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住区》《建筑史学刊》《建筑遗产》《建筑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省迪庆州尼汝河流域木闪片房营造技艺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2024年第6期41-47,共7页李朝君 潘曦 万东阳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资助(20240484691);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2024-GMD-008)。
木闪片房是我国传统民居当中的重要类型,并且其营造技艺仍在活态传承之中。文章以营造技艺的视角切入,对云南省迪庆州尼汝河流域的木闪片房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与测绘、工匠访谈、三维图解等方法,对建筑营造过程不同层面的建造逻辑与...
关键词:木闪片房 营造技艺 藏族 尼汝河流域 
国际化与国族化:20世纪早期西方国族建筑中的现代主义
《建筑师》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潘曦 朱安琪 朱逸云 
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多元建筑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研究”(编号21DTR023)。
20世纪,强调“国际化”的现代主义建筑与强调“国族化”的国族主义产生深刻交集,在现代民族国家国族身份认同的塑造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本文阐释了这分别带有排他性和包容性、看似矛盾的两者形成交集之成因,丰富了建筑作为一种政治文化...
关键词:国族建筑 现代主义 国际主义 国族主义 
未来建筑师在小窝铺——从环境教育出发的乡村营造实践
《城市设计》2024年第2期84-91,共8页杨语心 潘曦 
小窝铺社区式环境教育中心项目由北京交通大学无止桥团队开展,试图为建筑师统筹的乡村振兴实践提供一个由高校学生主导的案例。该项目是一个由2017年延续至今的“陪伴式”乡建项目:项目以环境教育为出发点,以“建筑作为社会过程”为核...
关键词:乡村建设 环境教育 水源地 多方参与 
古典或乡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西方国族建筑形式与溯源
《住区》2024年第2期147-153,共7页潘曦 朱安琪 朱逸云 
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多元建筑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1DTR023。
在近年国族主义备受关注的背景下,本文讨论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部分西方现代民族国家建立初期纷繁多样的国族建筑风格以及其形成机制。本文提出,国族身份叙事和建筑语境是国族建筑风格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就前者而言,西方普适价值叙...
关键词:国族建筑 国族身份 古典风格 乡土风格 
澜沧江中游少数民族木构架民居的基因多样性调查
《建筑与文化》2024年第3期187-192,共6页刘大钰 潘曦 周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编号:19VJX140)。
澜沧江中游流域地处三江并流地区与藏彝走廊腹地,具有突出的文化多样性,分布着大量的传统民居与聚落。文章以该地区分布使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的木构架民居为对象,从技术、空间、象征三个维度对该类建筑展开基因多样性调查。该区域的...
关键词:传统民居 木构架 民族建筑 澜沧江中游 基因多样性 
现代主义的“再国族化”探索——南亚国家独立初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当代危机与应对被引量:1
《新建筑》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潘曦 朱逸云 朱安琪 
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21DTR023)。
近年来,南亚多个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性项目面临被改造甚至拆除的危机。这些建筑建于南亚各国独立初期,其现代主义风格承载了当时强调去殖民化、追求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国族叙事。然而从20世纪后期开始,随着国族叙事从“公民式”向“民族...
关键词:国族认同 现代主义建筑 去殖民化 南亚 遗产保护 
基于营造逻辑的白族传统民居木构架区划研究被引量:1
《世界建筑》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潘曦 林徐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9VJX140。
本文在对大理白族聚居区25个典型聚落调研的基础上,对白族传统民居的木构架进行了类型梳理与区划研究。首先,将木构架拆解为檩柱组合形式、承檩结构、厦子形式3个关键部分,根据各部分的不同做法将所调查到的57种构架形式归纳为3个大类、...
关键词:传统民居 区划 木构架 白族 
滇西北井干式建筑结构体系的类型与区划研究
《建筑史学刊》2023年第2期114-121,共8页林徐巍 潘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基于营造技艺调查的滇西北民族建筑谱系研究”(19VJX140)。
以井干式建筑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滇西北地区为例,从结构体系出发,对该地区井干式建筑的类型和区划进行研究。根据接地层、人居层以及屋顶层的不同结构形式,归纳出滇西北井干式建筑结构体系的4个大类、18个类型,考察这些类型在滇西北...
关键词:传统民居 井干式建筑 滇西北 结构体系 
乡土社群建造偏好的群体分类研究——以茨满村为例被引量:2
《世界建筑》2022年第9期4-8,共5页潘曦 索靖轩 林徐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908027。
传统村落作为“人居型遗产”,既具有遗产之属性,也具有居所之属性,对其的保护应当充分考虑相关各方的利益和诉求。然而在遗产保护中,社群的话语往往相对较弱。因此,本文以一个典型的纳西族村落为例,考察了乡土社群中的不同群体对于地方...
关键词:传统民居 乡土社群 建造偏好 群体分类 纳西族 
营造逻辑下的滇西北井干式建筑谱系研究被引量:2
《新建筑》2022年第4期136-141,共6页潘曦 林徐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VJX140)。
在建筑多样性研究从案例范式、类型范式向谱系范式转向的发展趋势下,文章以森佩尔的建筑四要素理论为基础,对滇西北地区7个民族井干式建筑的形式类型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一套基于营造逻辑的井干式建筑谱系,并阐释了各建筑要素演化发展的...
关键词:井干式 建筑谱系 营造技艺 滇西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