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俑

作品数:133被引量:51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政马振林刘澜汀杨健高春妍更多>>
相关机构:连云港市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甘肃省博物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武威汉唐墓葬出土木俑对比探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4-109,共6页马丽 肖从礼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多元文化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2VRC025)。
甘肃武威地区汉墓出土了北方极为少见的木俑,该地区的唐墓也出土了数量较多的木俑。该文将武威地区汉唐墓葬出土的木俑进行梳理和对比,通过对出土木俑的种类、制作工艺、艺术风格及墓葬族属的分析讨论,可知该地区汉唐时期的木俑在技法...
关键词:武威 木俑 本土 多元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木俑服装数字化复原研究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3-9,共7页沙莎 蒋惠敏 陈雅卓 李怡 
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市科技局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专项(2022013988065214)。
为传承和保护传统服饰文化,文章选取马王堆一号墓出土彩绘立俑形象,应用实物、图像、文献相互佐证的研究方法对楚国袍服结合数字化手段进行虚拟复原。研究表明:木俑服装可信度高,着装源自楚人的日常生活,具有写实性。数字化服装复原能...
关键词:虚拟试衣 虚拟复原 楚国服装 服装结构 
荆州地区楚墓出土木俑探析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17期8-11,共4页罗廷 
湖北荆州地区是楚国的核心区域,楚墓中出土的随葬木俑数量丰富、造型独特,体现了楚文化的内涵。收集当前已经发表和出版的考古简报、报告,归纳历年来荆州地区楚墓木俑的器物信息,进行综合探讨。根据木俑职能和形态,将木俑分为侍俑、舞...
关键词:荆州地区 楚墓 木俑 类型划分 
绢衣彩绘女舞木俑
《环球人文地理》2024年第1期108-108,共1页申姜(文/图) 
绢衣彩绘女舞木俑,1973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206号墓,现馆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女角头部以木塑,身驱则用木柱支撑,双臂为纸抢,全身施彩,服饰考究华丽。她发束高馨,略向左侧。面如满月饱满丰润,黛眉宽而曲,且妆容精致:...
关键词:木俑 阿斯塔那古墓群 吐鲁番 彩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博物馆 
马山一号楚墓彩绘着衣女木俑服饰数字化复原
《艺术博物馆》2023年第6期9-20,共12页董冰卿 王柯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与国别史研究专项《楚国服饰研究》(项目编号:19VJX174)阶段性成果。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着衣女木俑(标本2)为侍俑,木俑的服饰色彩丰富、结构复杂、工艺精巧,它对研究先秦战国时期楚国的服饰特征、社会风尚、地域风俗、礼乐文化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运用二重证据法,通过对文献和图像资料的整理,厘...
关键词:马山一号楚墓 木俑 楚国服饰 数字化复原 
儒家的人道主义
《文史天地》2023年第12期15-21,共7页李竞恒 
一、儒家起源就伴随着人道主义的关怀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历史,具有丰富的人道主义传统。从孔子开始,就强调了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孔子提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梁惠王上》)孔子认为,死者用...
关键词:木俑 人道主义 儒家思想 陶俑 自古有之 梁惠王 
江苏苏州板桥村吴越国李氏夫妇墓发掘简报被引量:1
《东南文化》2023年第6期54-67,I0004-I0006,F0004,共18页孙明利 董抒函(绘图) 江国超(绘图) 姚宁(绘图) 陈璟 车亚风 
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唐宋元明港口与对外交流”课题阶段性成果。
2021年3—8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苏州工业园区板桥村附近的两个地块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Ⅱ区同一封土堆之下发现了三座竖穴土坑墓,应为同茔异穴合葬墓,出土了漆器、木俑、金属器及买地券等随葬品,部分漆器上还有“姚先上牢”“丁卯...
关键词:苏州 吴越国 买地券 木俑 漆器 
浅析西汉时期荆州地区的人物木俑
《江汉考古》2023年第5期103-111,共9页刘礼堂 周翠云 陈娜 
本文在梳理和分析相关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将西汉时期荆州地区墓葬出土人物木俑分为避邪俑、侍从俑、乐伎俑、仪仗俑、劳作俑五大类。在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三期。从秦末汉初至西汉晚期,荆州地区人物木俑经历了继承、繁荣、衰落...
关键词:西汉时期 荆州地区 人物木俑 发展规律 
吐鲁番十六国—北朝墓葬出土木俑源流考
《地域文化研究》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买合木提江·卡地尔 
吐鲁番地区发掘的阿斯塔纳、哈拉和卓和巴达木等十六国—北朝时期墓出土了一批木人物俑和木动物俑。有学者指出吐鲁番出土的木俑“原形”来自于战国至唐代墓葬中的随葬陶俑,但忽略了木俑的形成、向西域的动态拓展及其背后的人群迁移。...
关键词:吐鲁番 十六国—北朝 木俑 源流 
唱莲花落的木俑
《民间故事选刊》2023年第12期58-59,共2页张晓林 
乡贤冯当世写过一部《油葫芦传》,可惜己失之于战火,坊间仅传其大略。油葫芦看上去四十岁的样子,但也说不准,雍丘老庙祝见他二十余年容貌一直就是那个样子。有人曾问他是哪里人氏,姓甚名谁?他一概不回答。他戴着一顶破斗笠,背上背着卷...
关键词:木俑 城隍庙 雍丘 宗祠 莲花落 姓甚名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