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

作品数:157被引量:25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燕燕陈薇赵晨洋唐晓岚张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京明城墙绿带草本层优势自生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及种间联结关系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257-264,共8页刘倩 丁彦芬 宋杉杉 许文婕 杨威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项目(066018K6072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探究南京明城墙绿带草本层优势自生植物的环境适应性、种间关系及群落的演替进程,为明城墙绿带草本植被的生态修复及构建明城墙沿线绿色生态廊道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群落调查数据,采用生态位理论和种间联结对优势自生植物的资源利用能力...
关键词:南京明城墙 草本层自生植物 优势种 生态位 种间联结 
南京明城墙典型段维管植物调查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4年第6期106-109,共4页刘彩霞 王心童 王天文 王南南 王羿 王珊珊 华建峰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2023年度科技项目。
对南京明城墙典型段(太平门—解放门段、中山门—富贵山段)的维管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到维管植物52科100属113种(含变种,下同),其中菊科(Asteraceae)种数最多(14种)。草本、藤本和木本植物种数分别占总种数的43.4%、17.7%...
关键词:南京明城墙 维管植物 外来入侵植物 城墙保护 
“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文化遗产保护有深度有温度的诠释
《华人时刊》2024年第6期11-14,共4页许娟 徐海兵(图) 
公元1366年,朱元璋下令修筑大明首都城墙,历时二十八年,耗费人力百余万,汇聚长江中下游上百个县级行政单位烧制的数以亿计的城砖,绵延数十公里的南京明城墙终于完工。这是世界上现存长度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都城城墙,更是南京珍贵的文...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 朱元璋 县级行政单位 古代都城 颗粒归仓 南京明城墙 长江中下游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文化遗产生态环境游客感知及其对遗产旅游形象影响研究——以南京明城墙为例被引量:4
《生态经济》2024年第6期135-140,171,共7页张维亚 汤澍 陈玲玲 徐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地理位置数据分析的游客流动复杂网络多尺度演化及其组织模式——以长三角地区为例”(4210123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城市群旅游目的地景观演变、环境效应及生态网络构建研究”(18YJCZH012)。
为深入了解游客生态环境感知对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的影响,以南京城墙为考察样本,基于内容分析法,采用2018—2022年的网络数据,分别利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网络文本能较为客观地获取生态环境对...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 文化遗产 生态环境感知 遗产旅游形象 
南京明城墙绿带草本层自生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分析被引量:3
《草业学报》2024年第5期1-15,共15页刘倩 丁彦芬 宋杉杉 许文婕 杨威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项目(066018K6072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资助。
探索南京明城墙绿带草本层自生植物群落类型及其分布情况,确定影响其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旨在为构建南京明城墙沿线绿色生态廊道及加强对于明城墙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南京明城墙绿带内30个样点为研究对象,基于南京明城墙绿带的...
关键词:南京明城墙 草本层自生植物 物种多样性 群落分类 典范对应分析 
南京明城墙保护与利用研究
《城镇化与集约用地》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庄丰萌 
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明朝初期,由明太祖朱元璋设计并监工,近百万工匠参与修建了南京明城墙,现在所称的南京明城墙一般是指当时的内城城墙。不管是历史还是现状,南京明城墙在长度和规模上都可以称作是世界第一。但...
关键词:南京 城市沿革 明城墙保护 
文化遗产学视角下的南京明城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为中心
《北京民俗论丛》2023年第1期74-90,共17页高睿泽 
始建于14世纪后半叶的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古代筑城史的杰作,也是南京重要的文化遗产与城市符号。随着社会认知的进步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推进,有关明城墙本体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了飞跃性进展。与之相对的是,由南京明城墙衍生的非...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京明城墙 传承与发扬 文化遗产学 
南京城市建筑中南京明城墙砖再利用调查研究
《城市建筑空间》2023年第9期69-71,共3页赵梦薇 
南京明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于公元1366年主持修建的都城城墙,历时28年完成,形成四重城垣的宏大规模,成为珍贵的军事防御类建筑文化遗产。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由于自然、历史因素,南京明城墙遭到一定程度损毁,部分拆卸的南京明城墙砖...
关键词:建筑遗产 再利用 文化价值 
信手行去 但守天真——南京明城墙砖文书法的“拙趣”探析
《东方收藏》2023年第9期44-47,共4页许映池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资助项目“明城墙砖文书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KY23-041。
明太祖朱元璋于1366年至1393年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南京明城墙修建,使用约3.8亿块城墙砖。为确保城墙砖的制作质量,明城墙砖沿袭了自春秋时期始“物勒工名”的制度,通过模刻或刻划砖文的方式,实现城砖制作的责任制。不同于更具审美功用的...
关键词:砖文书法 明初民间书法 书法拙趣 
基于活态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南京明城墙为例
《艺术时尚》2023年第21期71-73,共3页沈可一 夏萌 徐梓琪 
活态遗产是指至今仍保持着原初或历史过程中的使用功能的遗产。活态遗产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以过去建造的物体为载体的文化活化,如颐和园、石窟等;二是以人民劳动传承的活化,如口头传统、手工技艺等;三是人们仍在生活的社区的活化,如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