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性人格权

作品数:26被引量:10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郭明龙王利明陈瑶高富平胡玉浪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吉林人大》《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理论建设》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信息权——知识产权、数据权益与精神性人格权的统一
《知识产权》2024年第10期97-113,共17页李春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项目编号:23ZDA077)之子课题五“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知识产权与数据权益之客体均为信息,两种权利具有高度契合性,创新性并非数据权益成为知识产权的阻碍。财产利益和精神利益是主观利益分类,可共存于任何客体上,因此精神性人格权客体并非“精神利益”,而是与人之身份有关的各种信息。精...
关键词:信息权 知识产权 数据权益 精神性人格权 民事权利客体 
直接侵害精神性人格权的国家救济思考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杨文静 
在国家经济实力提升、人格权保护以及行政权、司法权侵犯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精神性人格权情况越来越多的大背景下,国家赔偿范围的合理扩张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讨论视野之中。分析现实存在的人格权损害分类,可以得知被行政、司法机关直...
关键词:国家赔偿法 范围扩张 精神性人格权 
精准推送中的安宁权侵权责任认定
《未来传播》2023年第1期52-59,122,共9页范玉吉 过怡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传播权视角下全球互联网治理的理论范式与秩序重构研究”(19YJA860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与法规”(18ZDA308)。
数字经济时代,精准推送在商业利益推动之下以电话、短信、广告等方式给被推送人造成了信息侵扰,并由此引发多起侵权诉讼。《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第二款增加“私人生活安宁”为隐私权的重要内容,将安宁权保护纳入隐私权保护体系,使...
关键词:安宁权 精准推送 安宁利益 精神性人格权 
人格权保护禁令中“难以弥补的损害”的类型化认定被引量:2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11-118,共8页张弛 刘海安 
在人格权保护禁令制度的适用中,“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认定存在困难。从现有制度来看,行为保全和知识产权禁令中都涉及人格权的内容,在认定“难以弥补的损害”时均采用类型区分的方式。这种方式值得借鉴。不同的人格权损害类型会影响“...
关键词:人格权保护禁令 “难以弥补的损害” 物质性人格权 精神性人格权 标表性人格权 
精神性人格权益的规制范式——以个人信息为视角被引量:6
《东岳论丛》2021年第1期164-171,192,共9页高富平 
《民法典》人格权编对精神性人格权采权利规范与行为规范两种规制范式。姓名权及肖像权的规制范式系典型的权利规范,而名誉权、荣誉权的规制范式系典型的行为规范。从个人信息的角度观察,不同权利采不同规制范式的根源在于是否存在识别...
关键词:精神性人格权 权利规范 行为规范 个人信息 
人格权的属性:从消极防御到积极利用被引量:73
《中外法学》2018年第4期845-861,共17页王利明 
人格权制度本身具有开放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格权的类型越来越丰富。天赋人权理论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论证人格权保护的正当性,但无法解决人格权确认、发展和保护等具体制度问题。时至今日,人格权不仅具有消极防御的属性,也日益具...
关键词:人格权 消极保护 物质性人格权 精神性人格权 民法典人格权编 
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9期57-59,79,共4页段丽 牛田 
刑事诉讼法证人保护制度的框架虽已基本确立,但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相当低,证人保护制度的不足是证人作证率低的重要原因。其不足主要体现在:应当采取保护的案件、保护对象范围、保护内容过窄,保护义务机关分工不明,保护措施少;同时...
关键词:证人作证 证人保护制度 财产安全 精神性人格权 
浅谈劳动者精神性人格权的法律保护
《智富时代》2015年第7X期96-96,共1页刘素君 朱李昊明 康东书 
劳动者人格权保护是现代劳动法上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劳动者的精神性人格权,特别是隐私权、自由权和肖像权等具体精神性人格权却经常受到侵犯。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在劳动者的...
关键词:劳动者 精神性人格权 法律保护 
未成年人精神性人格权研究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38-41,共4页张信良 陈亚萍 罗世群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权意识的提高,新型的人格利益彰显出了其获得民法保护的必要性,这些人格利益的进一步发展便生成了新型的人格权。未成年人精神性人格权,或者称之为"未成年人精神纯正权",是一项为未成年人享有的,旨在保护其纯洁人格...
关键词:未成年人 精神性人格权 理论基础 立法例 
“三择一”损失算定模式立法技术检讨被引量:1
《天津滨海法学》2014年第1期132-142,共11页郭明龙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人体组织提供者对基因科技成果之利益分享机制研究”(12CFX083)的阶段性成果.
《侵权责任法》第20条确立了侵害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三择一”算定模式,即“受害人损失”、“侵权人获利”与“法院酌定”均可用来算定受害人的财产损失。在剥夺“侵权人获利”的两种私法模式中,该算定模式相对于传统请求权竞合模...
关键词:侵权责任法 精神性人格权 “三择一”损失算定 侵权人获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